世界杯预选赛首个窗口期,接轨渐成中国男篮迎来两场大胜 。世界虽然这两场比赛对手并非全主力出战 ,潮流这样的中国转型结果已经被很多人所预知,不过从比赛的男篮过程中可以看出 ,中国男篮队伍的后卫核心结构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从三大移动长城时代 ,位置就奠定了中国篮球的接轨渐成基调 ,无论是世界选材还是精英发展 ,大个球员无疑都是潮流赛场上最具优势的强点。这一理念并非只在中国男篮身上惯用,中国转型早期的男篮NBA也把中锋推崇为球场巨无霸,一些球队管理层把拥有一位统治级内线 ,后卫核心看作是位置球队保障战绩的基本条件。于是接轨渐成就有了中国男篮传奇巨星王治郅、姚明和易建联等人先后闯荡NBA ,并在美职篮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球员的实力。可就在这些年随着小球时代的盛行,世界篮球格局发生了改变,“后卫当家”的模式成了国际主流 。
这一次在世预赛上 ,中国男篮拥有像周琦和胡金秋这样的强力中锋,但是两场比赛表现最风光的却是后场球员。第一战郭艾伦独得24分 ,个人进攻秀翻全场,被日本球迷在推特上疯狂刷屏,很多外国网友无不赞叹中国后卫的惊艳 。第二战与国家队阔别重逢的赵睿爆发,三分线外如有神助 ,单场命中6记三分独揽27分 ,几乎一己之力将日本队击溃。赵睿打出了一场国家队生涯的最好表现,再度证明了中国后卫能够在比赛中大显身手 。
其实从这一次男篮选人就能看出 ,中国男篮在后卫人员上有着丰厚的储备 ,除了上述表现爆棚的两位球员之外,孙铭徽、吴前和徐杰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包括这次落选的胡明轩 、方硕以及姜伟泽等人,他们同样具备攻防一体的能力 ,也能够在联赛中通过个人表现大放异彩。可以看出中国男篮已经完成了转型,从以往过度依赖于内线的打法 ,改变成后卫主导比赛的模式。暂且无法预知这样的阵容排布有多高上限,但可以预见未来的中国男篮与世界篮球潮流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