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生产工业规模小 ,中国状及资讯达不到经济规模
国外多晶硅生产7大厂家年产能力一般都在1000t以上,多晶2004年多晶硅生产能力28800t 。硅工而我国2004年前仅剩1家多晶硅厂,业现年生产能力不足100t(国外临界经济规模为2000t/a),市场仅占2004年全世界产能的3%左右。
多晶硅严重短缺 ,分析大量进口 ,行业价格暴涨
2001-2003年 ,中国状及资讯世界太阳能级多晶硅原材料的多晶销售价格大致在25美元/公斤的水平,2004年以后价格不断上涨 ,硅工2005年世界市场超过50美元/公斤,业现2006年超过100美元/公斤,市场而且继续保持上涨趋势。分析
多晶硅市场前景广阔
国内多晶硅需求将以15~20%的行业速度增长 ,预计到2010年国内为3500吨。中国状及资讯大部分国家光伏产业的增长率将高达25%-30%,预计到2010年为35000吨多晶硅。
产业发展呈现区域特色
今后5-10年我国应要点发展4个主要的光伏产业发展区:河北 、长江三角洲及周边地区 、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
具有投入资金价值
领域硅材料提纯,其现有规模尽管很小,因为它属于高技术 、大资本、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 ,因此中国的产业布局一定要慎重。但是必须加大投入资金力度,打破垄断,多方融入资金,迅速扩大多晶硅生产能力,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外市场需求 。特别是国内多晶硅在2010年利润会异常丰厚。
部分关键设备仍然无法国产化 ,完全依赖进口。多晶硅浇铸炉 、线切割机 、PECVD等设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这些设备的单价都在金额千万元以上,购买者负担沉重。其次,设备与工艺研究脱节 。国外设备生产商与工艺技术研究机构有紧密的合作,工艺被固化在设备之中,购买设备的同时就获得了完整的产品制造技术。所以 ,能够在设备制造取得打破 ,也是需要要点关注的。
中国多晶硅工业现状及市场前景
多晶硅生产工业规模小,达不到经济规模
目前 ,大部分国家高纯度晶体硅的供应基本上处于全部7大厂家的垄断之中,主要分布在德国 、日本、美国、意大利以及挪威等国家 。美国的公司主要有Hemlock Semiconductor Co. ,MEMCElectronic Materials;挪威的公司主要有Renewable Energy Co.(包括Solar GradeSilicon LLC以及AdvancedSiliconMaterialsLLC.)和Elken;德国的公司主要有Wacker-Chemie ,Joint Solar Silicon GmbH;日本的公司主要有Tokuyama Co.,SumitomoMitisubishSiliconCo.,Mitsubishi等 ,其中的7大厂家的总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95%以上。
国外多晶硅生产7大厂家年产能力一般都在1000t以上 ,2004年多晶硅生产能力28800t。而我国2004年前仅剩1家多晶硅厂,年生产能力不足100t(国外临界经济规模为2000t/a),仅占2004年全世界产能的3%左右。由于生产规模过小,不能形成优势,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参与全部竞争。
多晶硅生产工艺落后,消耗指标高国内多晶硅生产虽然通过100吨/年多晶硅国家要点工业性试验 ,与全部先进水平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