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祁县这个时候 ,这里还是玻璃热火朝天 、欣欣向荣的危机景象,经历了百年锤炼的找生祁县玻璃在全部上也是响当当的品牌。然而,机市究当资金风暴从大洋彼岸刮起时,场研这座远在中国内陆省份的祁县小县城,早于很多地方,玻璃在去年八九月份,危机便感受到了刺骨的找生寒冷。
宽敞的机市究大街上没有了大货车的踪影,空荡荡的场研厂区里见不到装卸货的场面。值得庆幸的祁县是,这个行业并不像那些吹弹即破的玻璃玻璃制品一般脆弱,一批“体质”较好的危机企业仍在顽强地生存着。
昔日辉煌 :年产值13亿元
在这批“体质”较好的企业中,大华玻璃实业有限公司是较有代表性的一家。
作为全国数一数二的玻璃器皿生产企业,大华荣膺多项全国之较——“国内非常大的人工吹制玻璃器皿生产出口基地”、“国内非常大的电熔炉玻璃器皿生产基地” 、“国内非常大的玻璃器皿手绘加工生产基地”……记者在其厂区看到,类似这样的标识在车间里随处可见 。“我们还是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副理事长单位、山西省科技先导型企业 、山西省民营企业50强 。”在向记者做介绍时 ,大华公司的办公室主任郝思皋不无自豪。
统计数据显示 :2007年,祁县玻璃器皿企业发展到160余户,拥有3.5万名从业人员,年产值高达13亿元,上缴税金达7000万元 ,自营出口5000万美元,产品畅销以欧美市场为主的大部分国家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值占全省玻璃器皿总产值的54%,年出口供货值占全国玻璃器皿出口总额的22%,是国家命名的“中国玻璃器皿生产和出口基地”。
如此庞大的规模 ,使得玻璃器皿及配套企业自然而然地成了祁县的支柱产业 。在玻璃企业务工的人员占全县工业企业用工总数的76%,每年直接为全县农民提供工资性收入4亿多元,占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41% ,甚至一些乡镇占到70%以上 ,全县近3万户家庭共10万余农民因此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今日受困 :八成多企业停产
自去年资金危机爆发以来,全县的玻璃制品行业受到从未有过的冲击 ,160家企业80%以上停业,目前仅剩近30家还在苦苦支撑。
作为土生土长的祁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