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门陈山村,与奥运冠军同植一棵树;在中山纪念堂 ,区心听雨声吟诵一首“红棉颂”;在广东省龙眼洞林场 ,童扮演森林消防员学习防火知识;在海珠湿地,粤港圆“种一粒粟”感受插秧之乐......
三十场陆续举办的澳青粤港澳青少年进森林文化活动吸引了数千名青少年走进自然 、感悟自然、少年认识自然。进森
据广东省林业局介绍,林共粤港澳青少年进森林文化活动是筑湾粤港澳自然教育系列的又一创新之举。活动范围覆盖多个地级市,内容丰富、类型多元化,包括森林体验 、森林漫步、森林手作 、自然观察等多种自然教育形式 。
据介绍,为切实落实全国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方案》要求,充分发挥省级自然教育基地及各类自然教育场域的资源优势,推动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与中小学教育相结合,广东于去年底启动粤港澳青少年进森林文化活动暨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主题研学活动,旨在推广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成果 ,通过参与体验多类型 、多主题 、多系列的自然教育活动 ,让更多青少年有机会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
助力打造粤港澳自然教育品牌
粤港澳青少年进森林文化活动主要围绕野生动植物系列之“动植物奇妙夜”、自然野趣系列之“小小森林探险家” 、古树名木系列之“寻宝·岁月的守望者”、自然保护地系列之“绿色宝库历险记”、湿地生态系列之“解锁湿地密码”、绿美林场系列之“绿美林场总动员”等六大系列开展系列活动,包括广东省龙眼洞林场“森林防火”课堂、广州中山纪念堂“探访百年古树,追寻伟大足迹” 、长岭国家森林步道“趣野远足日记”、惠州南昆山“探秘北回归线的绿洲”、大鹏坝光湿地公园“探秘海上森林”等多个主题 。
活动不仅能够让更多青少年能有机会深入自然保护地 、国有林场、动植物园等基地,对自然景观 、现象进行深度解读,提升青少年对自然的认知与探索欲,也能够推动自然教育基地不断开发更多适宜青少年自身特点的研学教育活动形式,研发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从而推动自然教育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