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号”双层电动游船下水现场
17日,驱动记者走进位于福安市的电动福建福宁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工人在加紧对刚下水的船舶“茉莉号”双层电动游船进行内部设备调试,还有多艘电动船舶在加紧设计制造。新蓝
今年3月,总装福建“老船厂”福宁重工有了一个新身份——省船舶集团电动船舶研制总装基地。驱动“茉莉号”就是电动该基地成立后下水的首艘电动船舶 ,也是船舶我省首艘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的新蓝现代双层纯电动游船。
以“茉莉号”为起点,总装福宁重工也凭借电动船舶建设的驱动总装模式,进入加速期 、电动驶入新蓝海 。船舶如今,新蓝为福州八方客运有限公司建造的“城市会客厅”电动游船船体生产设计已经完成 ,目前正分段建造 ,计划本月上船台 ,12月份交付;泰宁大金湖电动旅游船已开工建造 ,计划在年内完工交付;宁德内湖游船主船体生产设计已经完成80%,目前已经分段开工建造,计划9月份上船台 ,12月底交付……
何为“总装”?
福宁重工总经理助理胡裕国介绍,其核心便是合作——“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整合众多的力量共同打造同一艘船。”
以“茉莉号”为例 ,该游船总长28米,型宽7米,型深1.9米,设计吃水1米 ,载客数102人,建造方案由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设计,配备宁德时代840千瓦时电池组 ,采用无锡赛思亿公司的电推和电控系统。“产品涉及众多设备供应商,其中不少是一线‘国家队’ 。而福宁重工则负责船舶结构的制造、涂装 、轮机电气安装和全船调试,直至将船舶交到船东手中。”胡裕国说。
更重要的是,参与方并非只是各行其是,而是共同参与研发、制造。
为破解电动船舶在整体设计上的难题 ,我省引进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 ,创办福建绿色智能船舶研究分院,并借助福宁重工的总装模式,集聚全国范围内的优势资源集中开展研发设计 。
在福建绿色智能船舶研究分院院长汤文军看来,电动船舶还有不少技术瓶颈 ,尤其是在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