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首条也是两较世界一条第10.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生产线的开工建设,我国成为拥有较高世代液晶面板线的分化国家
。
近年来,中国随着京东方等国内面板企业对各尺寸面板生产线的加码布局,以及海信自主研发的大尺SOC级画质芯片,我国彩电业“缺芯少屏”的寸韩时代逐渐成为历史。
虽然国内面板企业的国押布局已经打破日韩以及宝岛地区对这一领域的垄断 ,但随着行业的行讯发展和各家企业的快速布局,面板行业正迎来自2008年资金危机以来的业资又一场行业寒冬。
面板行业寒冬来临“超级寒流”侵袭
有经验市调机构IHSDisplaySearch日前示警,两较现阶段面板价格已接近厂商材料成本,分化价格跌势仍将持续
,中国群创、加码友达等宝岛厂商本季起恐连亏两季,大尺整体跌价惨况超越2008年资金海啸时期。寸韩
今年第4季三星和大陆电视品牌大砍面板订单 ,造成电视面板跌价压力加剧
,累计下半年价格跌幅达到20~30% ,这也是资金风暴以来较深的跌幅,堪称是面板业超级寒流
。
IHSDisplaySearch资历丰富研究总监谢勤益表示,面板价格跌势不止,12月到明年1月 、2月价格还会持续走跌。今年整体面板产能面积增加8%,但需求面积成长率仅5%,面板供过于求,产值下滑3%。预估明年整体面板产能增幅约7%,需求增加幅度约5~6% ,仍然是供过于求的一年。
国内企业逆流而上加码大尺寸
虽然行业遭遇寒冬,但京东方并未放缓上马高世代面板线的脚步。10月11日,福州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开工建设,12月2日,大部分国家较高世代10.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生产线在合肥动工。
京东方为何逆势而为?业内人士分析称 ,电视面板价格崩跌受影响非常大的是32寸,宝岛几乎退出了32寸面板市场,韩国面板厂明年也将减产32寸面板 。反而大尺寸正在逐渐被消费者追捧,京东方投建的正是用于生产大尺寸的面板线。
数据显示,2015年电视面板50寸以上的出货量为4870万片 ,在大尺寸面板价格日益亲民的利好支持下,2016年50寸以上出货规模有望达5540万片。此外,60寸以上市场成为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