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 ,一带一路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带一路”产能合作进展
。发改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介绍,委产近年来
,作成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推动产能合作,果丰取得了丰硕成果,硕行建立了广泛的业资合作机制
。目前,一带一路中国已经和哈萨克斯坦、发改马来西亚等30多个沿线及其他国家签署了产能合作有关文件
,委产把产能合作纳入机制化轨道 。作成
宁吉喆介绍,果丰一批重大项目也陆续落地 ,硕行中国高铁、业资核电“走出去”的一带一路靠前单都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2013年至2016年,我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入资金超过600亿美元。截至2016年底 ,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合作建立初具规模的合作区56家 ,总产值超过500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超过11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8万个 。宁吉喆透露 ,未来五年 ,我国的对外投入资金将达到每年1200亿到1300亿美元,其中相当一部分会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
此外,我国还发挥了政策性、开发性和商业性资金的作用 ,推动各类资金机构采取多种方式支持产能合作项目 ,为企业开展产能合作提供有力支撑。此外,我国不断提高企业对外投入资金便利化和规范化水平,督促企业遵守东道国法律法规,为企业开展产能和投入资金合作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
宁吉喆指出,截至2016年底,中方与53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双边投入资金协定 ,与54个沿线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并且积较商签标准化合作协议 、签证便利化协议等各类合作文件,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全部产能合作不仅在增加就业、提高税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有力推动了东道国工业化进程并促进相关产业的升级。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并不仅有于中低端产业,而是将我国产业优势和资金优势与所在国的需求有效地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全部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领域的合作。
辛国斌表示 ,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成效显著 ,高铁 、电力装备、工程机械、电子信息制造业 、船舶制造业 ,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一个新名片 。这些优势企业“走出去”,带动了沿线国家产业升级和工业化的整体进程 ,受到沿线国家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