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种业“第一展”年度盛会再启动!以第五届水产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届广东(国际)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大会为契机 ,广东个全国布南方农村报特策划“水产有种”专栏,虾业虾产推出有种的勇夺业链声音、有种的局全企业、广东种 全国养等系列宣传,球对展示我国水产种业的第一最新发展成果,促进更多产业研发 、广东个全国布生产 、虾业虾产应用之间的交流、交易 ,敬请垂注 。
上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 ,90年代规模化人工繁育成功 ,2000年后大规模养殖 ,南美白对虾成为中国水产业的最重要养殖品种之一 。南美白对虾主要分布在美洲太平洋沿岸,是厄瓜多尔等美洲国家主要养殖品种,国外对南美白对虾的种质研究起步较早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外种虾在中国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南美白对虾种虾
1988年7月,南美白对虾首次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从美国夏威夷成功引进到中国。这一步骤为中国的南美白对虾养殖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2年8月,在经过四年的研究和尝试后,中国科学家在人工繁殖南美白对虾方面获得了初步成功 ,这标志着中国在南美白对虾繁育技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994年,人工育苗技术进一步成熟 ,中国开始获得小批量的南美白对虾虾苗 ,为后续的规模化养殖奠定了基础 。
1999年 ,广东省深圳市的天俊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三高海洋生物技术公司合作,成功引进了美国的SPF(无特定病原体)南美白对虾种虾及其繁育技术 ,这一突破极大提升了南美白对虾苗的质量和养殖的安全性,中国南美白对虾种苗从此开启SPF的繁育推进程 。正是SPF种虾的引进,使得中国乃至全球的南美白对虾养殖迎来了质的飞跃,成功率 、产量 、商品虾规格都大幅提高 。
2010年之后,国产种虾开始厚积薄发 ,“中科1号”“兴海1号”“中兴1号”“桂海1号”“科海1号”“壬海1号”“正金阳1号”“海茂1号”“海兴农2号”“海兴农3号”“中兴2号”“海景洲1号”“广泰1号”“广泰2号”等品系陆续问世 ,撑起中国自育种虾的产业大旗 。
据了解 ,2023年 ,国外进口南美白对虾种虾只占15% ,国内种虾自主供给达85%,其中自主选育的12个新品种种虾占比35%,剩下的50%是自留种的种虾 。自主选育的良种具有生长快、抗病等优势,夺回了国外进口种虾大部分市场份额 。
厚积薄发
勇夺三个全国“第一”
广东省是南美白对虾产量第一大省,虾苗产量排名第一 ,也是新品种获批数量最多的一个省份。根据《2024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 ,2023年广东南美白对虾产量为842991吨 ,占全国的37.7%;虾苗产量5351亿尾 ,占全国的41.2% 。广东是名副其实的南美白对虾“育繁推”的中心 。
一直以来 ,广东省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坚持“科技兴农 、良种先行”,持续加大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和种源技术攻关研究投入 。全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能力 、育种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