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沈南鹏问了微软CEO四个问题 鹏问中科院院士潘建伟等
时间:2025-09-19 07:30:56 来源:
两人同框
,今天实属难得。沈南 这是鹏问一场思想盛宴——今日(11月19日)
,由红杉中国发起的微软问题“2021红杉数字科技全球领袖峰会”在上海举行。 这一次,今天红杉中国邀请了20余位国内外顶尖科学家、沈南科技创业者、鹏问产业领头羊以及业界投资人参加
,微软问题包括微软董事长兼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Nadella),今天DSTGlobal创始人尤里·米尔纳(YuriMilner)
,沈南Zoom创始人袁征,鹏问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微软问题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今天XbotPark机器人部落创始人、沈南深圳科创学院发起人李泽湘,鹏问中科院院士潘建伟等。 其中,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Neil)与微软公司董事长 、CEOSatyaNadella进行了一场越洋对话。 投资界第一时间摘录了部分精彩观点 ,以飨读者: 1、我坚定地相信 ,任何组织要做到最好
,都需要有一个能够每天唤醒人们共鸣的使命感 。 2、不以“无所不知(know-it-all)”自居,而始终保持“无所不学(learn-it-all)”的态度,这是微软文化的一大关键要素。 3、当下,中国的每一个重要领域 ,无论是在零售、汽车、OEM还是制药领域,每一家企业都在考虑,如何将自身业务流程数字化 。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
。 4 、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正如刚刚提到了小米和腾讯,我们还有像SHEIN和Tik-Tok这样成功出海的企业。 5、如果有一个3D的元宇宙又会怎样呢
?能够真正超越空间和时间,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我对这些感到非常兴奋。 6
、能够在各领域成为领头羊的企业
,往往在顶尖人才的招聘
、储备方面都做得很好 。 以下为翻译后的对话内容,原汁原味呈现: 沈南鹏 :Satya
,早上好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 :七年前你成为微软的首席执行官
,开始帮助这家有着40多年历史、体量巨大的技术公司进行企业文化转型。在这过程中,你有哪些经验和建议可以分享给大家? Satya
:首先,我很高兴与你和各位嘉宾一起参加此次大会,感谢你的邀请!Neil提了个很好的问题,大家知道我担任微软首席执行官已经七年了
,事实上我的整个职业生涯都是在微软度过的——将近30年 。从微软内部成长起来的经历 ,让我由衷地感受到,我需要特别专注于两件事 ,以便推进实现面向未来的转型。 首先是要明确我们的愿景和使命 。Neil,我坚定地相信 ,任何组织要做到最好
,都需要有一个能够每天唤醒人们共鸣的使命感。在微软 ,我们的使命是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组织
,成就不凡
。这实际上是在回应我们的初心。45年前
,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创立微软公司的时候,他们的本意就是为了给开发者创造开发工具。在1975年,他们为Altair计算机开发了BASIC编译器 ,他们当时的想法就是,希望更多人可以借助他们的工具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所以 ,我其实是和微软一起回归到了我们最核心的目标 。微软的初心放在今天同样并不落伍 ,云计算就像当年的BASIC编译器,人们可以利用云计算来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这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另一个方面是要专注于文化 。如果我们回顾20世纪90年代后期,当时的微软已经是一家成功的企业了 ,人们常说,成功使人骄傲
。真正的问题是
,该如何控制好骄傲自满的情绪。而最好的答案是,在企业内部培养起“无所不学(learn-it-all)”的文化 。不以“无所不知(know-it-all)”自居,而始终保持“无所不学(learn-it-all)”的态度,这是微软文化的一大关键要素 。 将明确的愿景与使命作为指导所有工作的中心
,同时构建起“无所不学”的成长型思维的企业文化,这就是我领导微软以来最优先考虑的两件事。更重要的是
,这两件事要始终摆在最优先的位置。因为没有一劳永逸的成功,每天我们都要保持思想焕新,并坚持付诸实践。 沈南鹏
:你提到的文化和使命感十分关键,也是全球领先公司领导者都应当关注的重点。我们已经看到
,过去几年间
,云计算已然成为推动美国科技进步的关键技术
,而微软也把握住了这一重要趋势 。Azure及云上相关服务已经成为微软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 。那么,云计算领域未来的机遇何在 ?过去十多年间,我们见证了这一领域的蓬勃发展,但它的未来图景会是怎样的? Satya:非常好的问题。Neil
,如你所言,无论是在中国
、北美,还是世界其他地方,过去十年间,云技术都已经成为驱动创新的关键动力
。在发展云计算方面 ,微软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你会发现 ,微软采取的是全栈式的云技术策略,全面覆盖了从基础设施向上的一切服务,甚至包括云加边缘计算的各种基础设施。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一直是分布式计算的坚定支持者
,我们不但保留了分布式的边缘计算,还为此打造了混合架构,并且以不同的方式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在此基础上 ,我们同样提供SaaS级别软件服务,例如为提升生产力和远程通信的Teams
,以及针对商业应用的Dynamics等等
。我们还打造了完整的工具链
,从GitHub开源社区到VisualStudio开发工具。所以我们说,微软已经构建起了全栈式的云策略(“智能云矩阵”)。 在另一个层面上
,微软也在努力践行承诺,致力于做好一家纯粹的平台公司
。换言之 ,就是要帮助他人创造创新 、获得成功。这意味着,我们的技术
,必须与红杉的成员公司及更多中国公司,实现商业模式层面的协同。只有首先帮助合作伙伴取得成功,才有我们的成功。所以说,全栈式的云策略 ,以及作为一家平台公司提供商业模式协同的能力 ,是让微软实现差异化发展的两个关键要素。 如你所见,我们在中国市场也做了很多工作。坦率地说,我们与很多来华发展的跨国企业都有合作
,例如星巴克、礼来
、诺和诺德等。这些企业借助我们的智能云进行了很多创新性的工作 ,既有他们自己的内部开发
,也有很多是与中国的初创企业合作完成的 。我们与中国市场上的很多领军企业也有合作,帮助像小米、腾讯这样的企业拓展海外业务 。我们是在帮助促进双向的交流合作,成为企业走进中国 、或者走向海外的优秀合作伙伴,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 说到这里
,Neil
,我也有个一直很好奇的问题想要向你请教
。首先我要向你和红杉支持的所有企业和优秀创业者的成功表示祝贺,我想要了解的问题是,基于你的观察,中国市场的技术进步
、商业模式的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其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
?这些变化有什么特征?中国一直以独具特色的方式快速发展,我想听你谈谈,对这些变化的特征,你有怎样的洞察
。 沈南鹏:中国市场的发展与美国或世界其他市场有些共性 ,那就是技术与创新的快速进步 。但是,中国的发展也独具特色 。首先
,中国有着巨大的国内市场。在过去十多年里,我们已经见证了消费互联网市场的庞大体量
。而现在,我们越发体会到企业服务市场的巨大潜力,SaaS显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下
,中国的每一个重要领域,无论是在零售 、汽车、OEM还是制药领域,每一家企业都在考虑 ,如何将自身业务流程数字化。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显然
,除了软件服务变得日趋关键之外,物联网领域的应用也变得更加重要。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