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丝苗米是采用‘稻鱼’共作 ,穗大粒多、瑶族源优结实率高 、自治质米造消熟色好,县绿心中消费者很喜欢 。加工机米”连南瑶族自治县绿源优质米加工厂有关负责人李邺泽介绍。厂打产品
连南瑶族自治县地处南岭山脉 ,连南理想亘连着数百座山峰,瑶族源优方圆百余里 ,自治质米造消故称“百里瑶山”。县绿心中因山多地少,加工机米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厂打产品海拔800米的连南理想高山梯田,不仅有利于稻谷营养积累,瑶族源优还诞生了“稻鱼共作”的自治质米造消耕作方式 。
2009年 ,放弃外出打工的房瑶冷三尔回到连南瑶族自治县军寮村 ,创办了绿源优质米加工厂,将当地出产的原生态稻鱼和稻米销至珠三角地区。2017年,房瑶冷的弟弟李邺泽从广州回乡担任经理,加工厂和合作社在姐弟俩的运营下蒸蒸日上,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有机稻米5000多亩 。
去年,连南瑶族自治县绿源优质米加工厂的丝苗米产品 ,因其以纯天然 、无污染的有机米而广受关注。在参加上海环球食品展期间,常常有采购商来询问:“真的有机吗?”“连南在哪里?”“口感为什么这么好?”
“我们的丝苗米获得有机认证 ,是‘名特优新’‘粤字号’农产品,零售价大约12-13元/斤,现在还通过网店、抖音直播卖货。”李邺泽说 ,加工厂拥有现代化生产线 ,日加工效率可生产大米50吨,“接下来我们不仅要扩大生产,还要扩大市场 ,上海就是我们的目标之一。”
为耕者牟利,在废弃二十年的荒田种出好大米
连南瑶族自治县绿源优质米加工厂总经理房瑶冷三尔深耕丝苗米产业十余载 ,从一名普通农妇成长为了一位农民企业家 ,荣获“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称号。
面对媒体的“长枪短炮” ,房瑶冷三尔总说 :“我没有出过远门,也没有读过书,不怎么会说话,只会老老实实干活。”
2009年,房瑶冷三尔创办了绿源优质米加工厂 。与其他企业大片承包土地不同,她承包的500亩农田在山里,已经荒废了二十年了 ,“这些都是家乡的好土地 ,要用来生产好大米。”看着荒废的土地,房瑶冷三尔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种出连南好大米”。
从那时起,房瑶冷三尔请周边村庄的妇女们一起帮忙开荒的,为了方便用马匹来运送稻谷、鱼苗 ,她们还自己动手开出来一条新路。但即便如此 ,从山下走到种植基地近的也要四十分钟,远的一个小时,全靠马匹运输 。房瑶冷三尔说:“我现在仍然每天下田,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干,她们很信任我。”
房瑶冷三尔带着村里的妇女闯出了自己的天地。无论是插秧种田,还是大米加工,房瑶冷三尔请的都是女工 。有体力的妇女一天能拿到150到200元的工资。“她们可以回家带小孩,家里有事的话可以不来干活 ,没事就可以过来帮忙 ,我们还优先请贫困户来干活 ,里面有些是哑巴、身体弱的 ,可以帮我们干些小工。”
在房瑶冷三尔的不懈努力下,绿源优质米加工厂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工厂”。加工厂免费提供种子给300多户农户耕种和进行种植技术指导,通过“合作社+种植户+基地+加工厂”的生产经营模式,辐射带动大坪镇周边农户达数百户 。在加工厂工作的大多数是上班时间灵活的季节性工人 ,可带动每人每年收入约3万元。
为食者造福 ,大力推行绿色有机健康食品
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与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 ,绿色、有机、原生态、无污染成为新的消费需求。有机食品 、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消费者的餐桌上。
面对这一市场趋势 ,坐拥“绿色家底”的绿源优质米加工厂全面发力推行“绿色有机健康食品”,带动全县传统种植水稻的瑶区群众发展种养稻鱼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