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coulterⅠ纳米库尔特单颗粒分析仪——
一种全“芯”的瑞芯细胞外囊泡检测手段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Vesicles,EVs)是指从细胞膜上脱落或者由细胞分泌的双层膜结构的囊泡状小体 ,直径从40nm到1000nm不等 。智造
图1细胞外囊泡的单颗形成过程
胞外囊泡主要由微囊泡(Microvesicles,MVs)和外泌体(Exosomes,Exs)组成,微囊泡是粒检细胞激活、损伤或凋亡后从细胞膜脱落的测媲小囊泡,直径约为100nm–1000nm 。美电外泌体(exosome)是镜的精度简单检测一种由细胞释放到细胞外基质的膜性小囊泡 ,直径约为40-100nm(有说30-150nm ,瑞芯目前尚无定论),智造广泛存在于细胞培养上清以及各种体液(血液 、单颗淋巴液、粒检唾液、测媲尿液、美电精液、镜的精度简单检测乳汁)中,瑞芯携带有细胞来源相关的多种蛋白质、脂类 、DNA、mRNA 、miRNA等 ,参与细胞间通讯 、细胞迁移 、血管新生和免疫调节等过程 。在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艾滋病 、慢性炎症疾病以及癌症中都发现细胞外囊泡水平的升高,它们很有可能成为这类疾病的诊断标志物。
相比外泌体研究遍地开花的火热程度(仅国内6月份就有217篇相关论文) ,外泌体纯化和提取方法可谓是差强人意。目前主流的方法有超速离心(UC)、密度梯度离心(DGC)、免疫捕获 、聚合物沉淀(Precip)、超滤(UF)、排阻色谱(SEC),以及微流控分析芯片等 。往往一种提取方法无法得到足够纯度 、浓度的外泌体,每种方法的适用样品种类也不一样。
国际细胞外囊泡学会(ISEV)在2014年提议,对于分离获得的外泌体需要从三个层面进行鉴定 :(1)WesternBlot(WB)鉴定外泌体表面标志物;(2)透射电镜(TEM)鉴定外泌体形态;(3)粒径分析鉴定外泌体大小 。免疫印迹与电镜观察耗时长 、操作复杂、价格昂贵 ,在实际研究中难以做到每个外泌体样本都去做WB与TEM ,所以急需一种快速简便的粒径分析方法 ,来作为外泌体鉴定的“先锋部队” 。
NanocoulterⅠ“芯”方式助力外泌体提取纯化研究
NanocoulterⅠ单颗粒检测,可液体活检 、一个样本测试仅需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