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出口遭遇寒流。外需萎缩记者4月27日自青岛海关了解到 ,光伏今年1季度山东口岸出口太阳能电池70.1万个 ,企业同比减少14.2%;价值1.2亿美元 ,停产同比下降54.6%;出口平均价格为177.8美元/块,市场同比下跌47.1%
,研究呈现大幅跳水态势。外需萎缩
量价齐跌的光伏一个直接原因是 ,我国光伏产品在全部市场遭遇了贸易壁垒。企业3月22日,停产美国商务部决定对中国进口的市场光伏组件实施较高4.73%
、较低2.9%的研究反补贴税 。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于永水对此表示
,外需萎缩“随着反补贴税政策的光伏实施,我们公司出口到美国的企业太阳能电池成本将增加30%左右 ,我们的价格优势更加微弱。”
更让企业担心的是,美国裁决可能会引发更多出口风险 ,欧盟近期也可能会步美国后尘对我国太阳能电池进行“双反”调查。目前,德国一些企业已在欧盟中展开游说力图对我国太阳能电池进行制裁。实际上,一旦欧盟立案则可能对我省光伏产业带来更大的影响
。据统计
,欧盟是山东口岸太阳能电池出口的主要市场,2011年度出口量占山东口岸太阳能电池出口总量的62.2%,今年1季度对欧盟出口量为43万个
,同比减少40.5%
。
“国内太阳能产业过分依赖外需 ,‘两头在外’的特点较为明显 ,主要生产设备及部分原料依赖进口,加工贸易占的比重也较高,主要产品也是依赖外部市场。一旦外需大幅萎缩,过剩的国内光伏产能在争抢越来越小的出口订单的同时必然迎来残酷的恶性竞争。这非常不利于行业发展及新能源产业的长远发展。”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 。
这一情况从我省一些太阳能企业那里得到了验证 。“市场需求减少,出口竞争激烈,出口价格一路狂跌 ,长期维持在成本价左右,企业利润已被侵蚀殆尽 。”岛城一家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向记者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