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厦门一中少年写诗 捧回全国作文大赛特等奖
-他是厦门厦门一中高二男生柯舒麟
-成为这项赛事举办以来第一位获特等奖的福建学生
柯舒麟(右)与他的孪生哥哥柯舒麒。(受访者供图)
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 记者 佘峥)本周一,中少厦门一中高二男生柯舒麟凭借组诗《穷》,年写获得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诗捧赛特
这位理科生写道:云朵与风是回全贫穷的,他们在天地间漂泊,国作风为她吟唱一曲忧歌,等奖从相思的厦门窗前走过……
这是这项赛事举办13年来 ,福建学生首次获得特等奖 。中少本届大赛,年写全国有十人获得特等奖。诗捧赛特
不过 ,回全比起这个首次 ,国作人们更吃惊的等奖是,在中小学的厦门考场作文中 ,诗歌是被屏蔽的题材,但是 ,这位厦门男生最终以诗取胜。他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写诗 ,现在他仍然会在解数学题的当中,匆忙写下诗句。
柯舒麟昨天说,写诗时,并不需要先布局,他说,有些时候,句子就在那里 ,它本来就存在,你如何去设计它 ?
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和《课堂内外》杂志社联合主办 ,每年10月启动 ,包括初赛、复赛和总决赛,总决赛于次年8月在北大举行 。这项有着13年历史的比赛,被称为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作文赛事 ,二等奖以上获奖者,可以获得北大 、北师大等38所名校自主招生的资格。
今年总决赛8月5日在北京举行,1700多名高中生参加,据说这是从100万名参赛选手中产生的。题目当场宣布:《穷》!这似乎是给这些不懂穷的孩子一个下马威,他们要在两个半小时完成。
这是柯舒麟第二次参赛 ,上一届 ,他获得二等奖 ,也是写了一首诗。
他昨天说 ,他没有用很长时间 ,便决定再次以诗抒怀,这应该有独辟蹊径的考虑,更重要的是 ,诗歌一直是这位少年的热爱,他陶醉于诗歌的美感之中 。
柯舒麟用了大约一个多小时完成了组诗《穷》 。在昨天被本报记者问及用了多长时间来布局时,少年吃惊地说:没有布局 !有些时候 ,诗歌的句子就在那里了,不是你写出来的 !它就在那里了 !
诗歌少年的心与远方
学的是理科擅长写议论文
柯舒麟的指导老师之一 、厦门一中语文老师钟斌说,比赛结束后,柯舒麟把自己抄在准考证的诗给钟斌看,钟斌认为,没有写出诗的韵律美,不过 ,胜在辨证和哲理:讨论了永恒与短暂、拥有与失去 、爱情与婚姻、目的与手段、言语和思维 、现实与梦境、诗与美等多重关系,探究了穷困 、贫瘠、无限、富裕等哲学因子。
这首组诗的确以“哲理意味”胜出。评委会的点评是:这首诗文句简洁多变,语言节奏自然 ,抽象概念与具体意象对应,既富哲理意味,又不失之于干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