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观察 :进入新轮回的“双11”有哪些变化? 但相关话题却在持续发酵
时间:2025-09-19 10:03:09 来源:
原标题 :“双11”观察
:进入新轮回的双11“双11”有哪些变化?
中新网杭州11月16日电(记者胡亦心)“双11”见顶了吗
?还需要“双11”吗?……2021年的“双11”如期落下了帷幕,但相关话题却在持续发酵。观察 起源于2008年的进入“双11”,已走过13个年头,新轮进入了新的回的化轮回。回望2021年的有变“双11”,在供应链 、双11疫情、观察消费趋势等多重变化因素的进入叠加驱动下,许多变化正在发生。新轮 为此
,回的化记者采访了电商平台、有变行业相关从业者和消费者,双11感受他们眼中不一样的观察“双11”。 “双11”凉了?进入 “今年‘双11’静悄悄的,很低调
。”11日晚上10点,网友浅浅路过阿里巴巴西溪园区时
,向记者感叹了一句。而“安静”一词也成了许多网友今年共同的感受。 与往年对比,2021年“双11”显得尤为不同:喜报式的实时成交额不见了,而在往年,几秒内成交额破亿元、破100亿元到底有多快、实时数据大屏……每一条动态都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讨论。 一度有媒体报道
,今年天猫和京东将不会发布成交额。 从曾经的“五折直降”到现在的“羊毛难薅”,从以前的“买到就是赚到”到如今觉得“什么都没买才是这场‘战役’最大的胜利”,不少“征战”多年的玩家们开始逃离“双11”
。 “每天起床第一句
:绝对不能买东西!”“本群11月最新铁律:不买才是真朋友。”“该买的平时都买齐了,所以‘双11’和我无关”……在豆瓣的“消费主义逆行者”小组
,这里有30.6万人对“买买买”说不。 组长“碎碎铁”成立“消费主义逆行者”小组的初衷,便是希望号召网友不要盲目跟风,不被消费主义裹挟,做消费市场的“逆行者”
。“我们不是‘不买’,而是在思考 ,什么才是我们希望过的生活。”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直播电商的出现,让消费者每天都能过“双11”。“‘双11’在未来会更加‘日常化’,消费者没有必要在某段时间集中释放需求,需求已经在每天释放掉了”。 此外 ,该人士认为,“双11”的集中爆发
,对商家备货、运输、人工的压力都很大
,这种需求量平摊在一年中各个时期
,才是一个更健康的形式。企业直播“带货”现场
。 胡亦心摄摄 “直播大战”打响?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在电商直播中购买过商品的用户已经占到整体电商直播用户的66.2% ,其中17.8%用户的电商直播消费金额占其所有网上购物消费额的三成以上。直播电商消费习惯逐步养成,“直播大战”越演越烈 。 “单单李佳琦和薇娅两个直播间销售额一天就能达到200亿元,可见直播电商在国民中的渗透率已经非常高了。”杭州魔筷科技有限公司客户满意部总监李洪昌说,由于直播电商成了品牌营销中重要一环,品牌商家愿意自己做账号
、自己开播
,“除了在自己工厂内,很多品牌会到主播比较集中的地方开设直播间,方便与主播合作
。” 此前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直播带货市场存在虚假宣传、销售违禁产品、利用“专拍链接”误导消费者
、诱导场外交易等7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不仅如此,点赞 、评论 、弹幕
、转发这些流量数据都可以花钱“刷”出来 ,甚至可以花钱买观看量、修改销量数据等。 浙江省消保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一些“专拍链接”内缺乏商品详情介绍
,甚至只有一个编码
,“消费者使用违规链接
,将无法通过购买记录证明所购产品,若主播删除直播回放或不保留回放,消费者在维权时将难以拿出证据证明交易内容。” 抖音相关负责人介绍,抖音已推出《电商创作者管理总则》和《电商内容创作规范》
,建立了一套内容分级标准和内容识别技术体系,配套相应的优质内容激励和劣质内容打压策略
,目的是打造平台高质量内容生态 ,保障消费者所见即所得
。 此前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先后发布《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办法 ,加码电商直播监管 。 “可以预见的是
,未来监管只会更严,只有合法合规,才能走得更远。”浙江省消保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双11”还透露出哪些变化? 个性化
、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正在改变“双11” ,“有趣”“绿色”“低碳”也成了新的“双11”关键词。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参与到网络世界中来,“‘银发族’消费力爆棚”成了新热点。 京东数据显示,今年46岁至55岁的中老年用户成交额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83%。天猫发布的数据显示,新手机
、羽绒服、毛呢外套是“双11”期间老年用户三大“心头好”,iPhone是他们购买最多的电子产品 。 不仅如此,国货、老字号与传统手工艺品也正在“双11”中显示了爆表的“战斗力” 。 数据显示,“双11”期间,抖音电商平台传统手工艺品销量同比增长166%;夹江腐乳
、楠竹筷子
、龙须酥糕点
、老篾匠竹编篮子等非遗技艺商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天猫发布的榜单中,11月1日到11日0点45分,已有382个品牌在天猫“双11”的成交额超过1亿元
,华为、鸿星尔克 、百雀羚、回力 、蕉内等新老国货品牌受到追捧。 这是中小电商商家黄宇第四年参加“双11”,因为没有“刻意准备”,店铺的部分产品在好几个平台上卖到“缺货” ,但黄宇并没有觉得惋惜
。 “我们原本就计划不大幅降价,也不专门为‘双11’备货,卖完就结束。”黄宇说
,“我们不希望因为‘双11’乱了整体的营销节奏,也不希望顾客以‘双11’价格为‘基准’,觉得平时‘买亏了’
,我们更希望和日常一样,有多少产量卖多少货。” 当“双11”来到第13个年头,或许大众已不再为GMV的变化感到新鲜 ,不再为打折与低价感到亢奋。进入新的轮回,平台 、电商企业 、品牌进入到了新的竞争阶段,它们面临的需求与挑战,或许更加复杂,也将迎来更多变化。(完)点击进入专题:2021年双11来了责任编辑: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