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小心!克隆微信语音也会被“克隆” 微信借钱骗术又有新套路
制图/张平原
微信外挂软件有多种功能 。小心信借
海峡网讯
文/图厦门日报记者王玉婷
收到“亲友”的微信借钱信息,你赶紧让对方发来一段语音 ,语音也会有新以证身份。被微听到“亲友”熟悉的钱骗声音 ,这才放心转账 。术又可是套路,就在你为自己的克隆警惕性默默点赞时,你刚刚转出的小心信借钱 ,还是微信进了骗子的口袋!
近日,语音也会有新通过发送语音取得信任,被微进而“借钱”的钱骗新型骗术 ,在全国多地出现。术又昨日 ,记者从市反诈骗中心了解到,目前,警方虽未接到完全吻合的该类新型骗术,但我市“借钱”骗术却一直不少。骗子到底是如何操作的?记者调查发现,这背后的套路还真不少。
案例
误信“父亲”微信语音市民被骗200元
近日,外地市民董女士上班时,收到父亲的微信:“我在超市买东西 ,没带钱,你给我转200元吧 。”董女士心想,父亲平时消费都是用现金 ,可能真的忘带钱了。但出于谨慎,她问了一句 ,“爸 ,是你吗?”很快 ,她收到语音回复,“是我!”一听是父亲的口音,董女士立即转账 ,随后才得知被骗。
昨日 ,记者从市反诈骗中心了解到 ,10月份至今,我市已接报34起冒充微信好友、以“急用钱”为由的诈骗警情 。“在这些诈骗中 ,骗子多冒充受害者的头像 、昵称,或盗用微信进行诈骗 。”民警洪恒亮称 ,由于报警时情况比较紧急,有时未做详细记录,“虽未有完全吻合的案例,但外地这类新型诈骗确实应该警惕 。”
民警分析 ,在这类新型骗术中,骗子先利用植入的木马病毒,非法盗取受害者微信号 ,之后再通过各种“克隆微信”的软件,“克隆”出同样的微信实施诈骗。最可怕的一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