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科技“焕”新。智慧无人驾驶的春耕自动喷洒机 ,在不同地形中都如履平地的黑科技旋耕机 ,戴上AI眼镜的大显无人机……这些充满“科技范”的农机设备,正活跃在河源市东源县船塘镇岭头村 。身手3月20日,河源2025年河源市春耕生产暨支农服务下乡现场会在岭头村召开,开启全市春耕生产工作正式按下“启动键” 。智慧
据了解,春耕2025年河源计划全市春播春种面积约138万亩 ,黑科技相比较去年增加1.5万亩。当前 ,河源春耕生产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各地顺应农时开展浸种育秧 、引水办田、播种移栽等各项工作 ,掀起春耕生产热潮,其中春播已完成30%左右 ,水稻育秧工作已基本完成 。
3月20日 ,2025年河源市春耕生产暨支农服务下乡现场会召开,“科技范”满满的农机装备精彩亮相 。
良种良田打基础
良机良法促丰收
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仗”,关系着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河源市副市长谢春艳在现场会强调 ,各县(区)要坚决扛起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将任务分工进一步分解落实到镇、到村 、到地块。同时 ,应加强统筹整合,全面放大政策协同叠加效应,集中力量办大事 。
河源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邓春华围绕推动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 、保障粮食安全作出部署 。他指出 ,各县要增强做好粮食生产特别是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 ,围绕良田、良种 、良法、良机“四良联动”重点发力 。
建好良田是夯实粮食生产的基础 。邓春华强调 ,应抓紧谋划2025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一批群众满意认可、区位优势明显、地势平坦、相对集中连片、具有较好示范辐射带动能力的民心田、高产田、示范田 。
良种是提单产的“芯片”。2025年 ,东源县将朝着省级水稻制种大县的目标打造,将制种面积扩大到1万亩以上 ,力争建成粤东面积最大的水稻制种基地。
良技良法是保障粮食丰收的关键 。除了建设示范片以点带面助力良法推广以外,各县(区)还将组建农技服务队伍开展“春耕科技下乡”行动,深入生产一线宣传良技良法。
新质生产力不断“深耕”
机械化服务高效“领航”
田野上 ,无人机平稳升空,沿着路线精准喷洒农药。几台旋耕机在田里来回作业,前方的铁犁翻着板结的土壤 。土地平整好后,插秧机便下田工作,转眼间整片田就铺满了嫩绿的秧苗。在春耕现场 ,智慧农机个个“身怀绝技”“大展身手”,为粮食安全筑起“防护网” 。
“目前我们的自走履带式旋耕机一天最多能够连片作业200亩,小田块则能作业80至100亩。”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工作人员张红敏介绍,自走履带式旋耕机能够大幅度提升耕种效率,其配备的自动调频技术则能确保在不同地形的田地中保障均匀耕深,让新机手“秒变”老机手 。
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不仅让春耕备耕更加数智化,同时还引领农业机械行业加速向高端化 、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