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看广东·遇‘鉴’乡村之美”首场主题新闻发布会在中山市南朗街道崖口村举行。乡村锚定“经济强 、鉴城乡美、海内红组社会治”目标,外网中山亮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答卷 ,团遇展现了强镇兴村富民的中山之美鲜活样本。
4月18日 ,“看广东·遇‘鉴’乡村之美”首场主题新闻发布会在中山市南朗街道崖口村举行 。鉴
城乡融合齐头进
建成17个“亿元村”
关键之年 ,看中山“答卷” 。外网
正值“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关键之年,中山聚焦“经济强” ,深入实施“13388”强镇兴村富民行动 ,推动“百千万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发布会上 ,中山市委改革办 、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专职副主任胡晓渝介绍 ,中山以“工改”破局 ,全市已累计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达5万亩,带动新增投资总额超1800亿元,为工业投资增长注入“强心剂” 。
古镇镇海洲嘉隆科技园一期项目改造后 ,老旧锌铁棚蝶变为现代化厂区。
此外 ,胡晓渝还透露,全市共成立179家“强村公司”,2024年,中山1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超1亿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8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11年保持全省最优。
中山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有林指出,截至2024年底,中山的农村集体资产已经突破了560亿元,2024年全市村集体收入达到86亿元。
实现强村富民的秘诀何在?李有林表示,主要是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抓规范 ,聚合力 。中山在全省率先打造了农村集体“三资”和财务监管一体化平台 ,将农村的集体交易建立了全要素、全流程的管控。二是抓业态,激活力。中山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各村因地制宜进行差异化发展。三是抓改革,增动力 。中山强化集体经济村级统筹 ,推进组一级资源向村一级汇聚,形成规模化、特色化的经营之道。
乡村风貌焕新颜
一村一策“细梳妆”
日前 ,主流媒体记者、留学生代表 、网络大V及“洋网红”组成采风团,走进三乡镇雍陌村 、南朗街道崖口村 ,循着岐澳古道的青砖印记,穿行于千亩稻田的盎然生机 ,用镜头与笔触记录典型镇村的故事。
走进雍陌村,采风团成员被积厚堂的雕梁画栋、偫鹤园的曲径通幽、郑观应故居的岭南风情所震撼。这座始建于北宋的千年古村,因岐澳古道穿村而过,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我们坚持‘修旧如旧’ ,保留古村肌理,同时引入轻餐饮 、文创、民宿等现代业态进行活化 。比如美陌·雍陌民宿,就将6座老旧农房翻新成客房、庭院、茶室 。”雍陌村党委书记郑文贺表示,雍陌村的蝶变 ,离不开农房风貌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