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办物业促增收 、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清城区集引进商业项目落地运营......近年来,体经清城区锚定“强村富民”目标 ,济迸积极开拓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思路,发新结合镇村资源、活力资产 、三轮驱动资金、清城区集资本优势,体经“三轮驱动”集体经济迸发新活力 ,济迸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发新散发出产业兴旺的活力蓬勃活力 。
兴办物业促增收
走进古城社区 ,新旧交错的清城区集物业 ,不仅是体经城市发展的见证 ,更是社区党支部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从90年代的鱼塘、耕地,到如今现代化的商住小区和新型的停车楼,古城社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建引领下的转型升级与共同富裕之路。
自2014年起,古城社区以“支部引领、资源盘活、产业推动、共同富裕”为发展思路,带领全体居民踏上了一条资产盘活的探索之路。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古城社区充分利用返还的实业用地和自筹资金 ,建设了古城华景苑商住小区 ,开创了粤北地区首家居委会自主开发项目的先河。
村民以楼盘建造成本价每人30平方米的标准 ,回购房屋303套,无回购房需求的村民则每人补偿3.6万元 ,合共补偿款6380万元 ,剩余商品房实行对外开盘销售。古城社区还建设了古城综合停车楼、东门塘地下停车场、改建花厅体育公园等一系列现代化物业 ,为集体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据统计 ,新增物业每年可为集体增加收入约800万元。
然而,古城社区并未止步于此。通过合作开发的方式,绿茵华府 、幸福里商住项目相继落成 ,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居住环境 ,同时也为集体增加了约16600平方米的商铺物业 。从2014年前每年物业租赁收入约为1700万元,到2023年租赁收入高达2350万元,古城社区的物业资产总量价值已攀升至约9亿元 ,这一连串数字的跳跃,是古城社区华丽转身的生动写照。
绿色发展引转型
在清城区的另一片土地上,龙塘镇泗合村也在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这个位于龙塘镇西北的村落 ,拥有约6平方公里的土地 、2500亩耕地和200亩林地 ,然而村委会的集体年收入却仅为16.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瓶颈。
面对挑战,泗合村委会积极寻求突破,确定了实施村集体经济“固本增收”工程的战略方向 。在国家发展能源政策的引领下,泗合村成功争取到上级扶持基金 ,因地制宜地推进光伏项目建设 。2024年4月,第一期光伏发电项目在权属建筑屋面成功建成,为村集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该项目采用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的创新方式,不仅无需额外占用土地资源 ,还实现了原地发电、原地用电 ,有效节省了电站送电网的投资。据测算 ,项目年均发电量可达19.04万度,自发自用综合电价为0.482元/度 ,上网电价为0.453元/度,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收益。光伏发电项目的成功落地,不仅为泗合村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更在全区范围内树立了绿色发展的典范。
栽树引凤注活力
“引进泓丰·缤纷天地商业中心项目,既可以增加村民及村集体的经济收入,也填补了东城街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空白,满足周边群众‘一站式’消费和多元化服务需求,还能够盘活东城区域发展,增加创业就业机会。”东城街道“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 。
为了唤醒“沉睡”的村集体资源资产,长埔村正以强村公司为核心,全力整合资源 、人才、项目、资金等关键要素,通过“集体供地+公司建设运营”的合作模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目前 ,已整合约250亩土地 ,用于发展乡村振兴车间、民宿运营等特色产业 ,带动村集体经济的蓬勃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 ,泓丰·缤纷天地商业中心项目是长埔螺坑村小组在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道路上的一次创新尝试,通过与清远市泓丰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合作 ,共同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土地流转开发。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其他集体组织提供了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可借鉴经验 。
下一步,清城区将持续推进“百千万工程”,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升的有效路径 ,激发内生动力 ,让农民群众“动”起来;挖掘“沉睡”资源,让资源资产“活”起来;引导多方参与 ,让社会力量“聚”起来 。实现“输血”与“造血”的有机结合,为集体经济发展之源注入活力之源,用实际行动践行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 ,为村民增收蹚出一条新路子 。
撰文:黄俊杰
通讯员:清城区农业农村局
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