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周四表示,刘俏宏观政策应该锚定国家未来的制定政策只看P中成长机会和投资机会,而不是宏观GDP ,宏观政策框架体系应从GDP这个宏观变量向更长期的不能保持价值——整体价值转移。
他在新浪金麒麟论坛作主旨发言时说,国需现在的超前宏观政策制定框架基本上只锚定一个重要变量——GDP,而GDP是投资一个流量概念,衡量的刘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但从投资角度讲,制定政策只看P中应该锚定的宏观是一个国家未来的成长机会和投资机会 。
刘俏指出,不能保持未来30年到40年 ,国需不仅是超前能源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人和人之间的投资互动方式随着人工智能 、大数据的刘俏发展也会出现巨大变化 。“这样一个新的文明形态需要巨量的投资 ,这些投资怎么去获得资金,资金来源在哪里,是未来把握宏观政策的关键点。”
“如果用GDP这样一个偏窄的、狭义的……一个指标作为锚,去理解投融资的话,很可能得到一些结论 ,比如,现在的杠杆率已经很高了 ,或者投资率是不是已经很高了 。”他说。
刘俏指出,大家在讨论金融危机成因时,很多时候看的还是信用债和GDP的比例 ,但是如果用更广义的整体价值来衡量的话 ,结论可能会不同 。
“当一个国家的整体价值远远高于它的GDP的时候 ,这些国家其实有非常非常广阔的宏观政策的实施空间 ,这种情况下 ,即使这个国家信贷上升,也不一定会出现金融风险,完全是可以采取一些比较积极的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 ,来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政策效果 。”他说 。
基于对未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