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考核若不达标“车证”将被注销 厦门首创网约车退出机制
▲厦门网约车合规化工作进展顺利 ,车证这是考核取得“两证”(车证、人证)的达标滴滴驾驶员 。(本报记者王协云摄)
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徐景明 制图/本报版式工作室君陶)记者昨日从市交通运输局、将被市运管处了解到 ,注销制近期,厦门厦门强化了对网约车行业的首创创新监管 。其中包括 ,网约在厦门运营的车退出机网约车,不再是车证“只进不出”,而是考核设置了考核退出机制,这在全国网约车管理中尚属首创。达标
据悉,将被此次考核退出机制 ,注销制目前首先在拥有大量个人车主的厦门滴滴平台上试行 。今后将根据试行情况,纳入厦门交通部门正在完善的厦门市网约车管理地方标准中,成为所有在厦经营的网约车平台共同遵守的规则。
滴滴厦门公司已向驾驶员发出警示,如果在考核期内完成单量没有达标 ,平台有权解除车辆接入协议,“车证”也将被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注销。
据市运管处表示,目前 ,厦门正在加快推进网约车管理标准化,“车证”考核退出机制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后续还将有一系列创新管理做法出台 ,目标是打造厦门全国网约车管理“标杆城市”。
动态调控
退出机制将有助网约车供需趋向平衡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 ,“车证”考核机制 ,相当于建立了网约车的市场退出机制 ,实现“有进有出 ,动态调控”,这种做法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创,对于网约车乃至出租车行业来讲都是一个重大创新。
“首先,对从事网约车行业的专职从业者来说 ,‘车证’考核机制对他们提出了业务要求 、设置了门槛。”该人士说,“这起到了防范部分业者盲目跟风、不断加大车辆投入而引起网约车总量过剩的风险 ,便于相关部门对市场进行管理 、调控。其次 ,考核机制也督促驾驶员一旦进入行业 ,必须尽职尽责完成业务 ,有利于提高网约车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打车难’ 。”
这也间接形成了网约车市场总量调节机制 。在厦门拥有近1500辆网约车 、与滴滴平台合作多年的车管公司——厦门万郡行公司总经理薛仁骏说 ,如果市场过剩 ,接单量上不去 ,考核完不成 ,自然也意味着收入不理想,部分从业者就会退出网约车行业 ,实现网约车总量动态调控、供需趋向平衡 。
全面合规
滴滴公司将清理不合规车辆
滴滴厦门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厦门地区第一个响应主管部门政策、率先实施网约车考核退出机制的平台公司 ,该公司有决心、有信心在厦实现长期健康发展 。滴滴公司将根据订单大数据分析,科学有序发展车辆规模,并同步全面清理不合规车辆,让合规车辆“吃得饱”,充分保障合规车辆的利益。
据滴滴公司介绍,“车证”考核退出机制启动近十天来,滴滴平台上已经有超过100辆车主动解约、退出市场。据悉 ,这些车辆大多是前期为了“屯证炒卖”而进入网约车市场的,建立考核退出机制之后,这些车主“望而却步” ,主动退出 。
“从目前的经营状况和考核标准来看 ,驾驶员只要是以跑网约车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想达标难度并不大。后续 ,滴滴厦门公司也将对从业者进行风险提示,让所有拟进入网约车行业的司机有个心理准备 ,避免盲目跟风导致今后发生经营困境。”该负责人说。
试点完善
厦门将出台网约车管理地方标准
记者了解到 ,此次出台网约车考核退出机制,只是厦门近期加快推进网约车管理标准化的举措之一 。“应该看到 ,网约车行业作为一种新兴业态,部分平台企业 、社会资本和个人投资者只顾市场扩张,不顾规范管理 ,衍生出无证经营 、安全管理不过关、服务不到位等无序发展乱象 ,这些问题的核心都在于行业管理标准规范的缺失。”市运管处相关负责人说。
在市交通运输局指导下 ,近期 ,市运管处正在抓紧完善厦门市网约车管理地方标准,不仅包括网约车考核退出机制,还将全面覆盖网约车管理的方方面面,涉及准入、安全、服务、价格、职业培训 、信用管理、信息化监管等一系列标准规范,目前该地方标准正在边试点边完善,力争尽快正式出台,成为厦门网约车全行业推广并共同遵守的地方标准 。
>>本报将持续关注厦门市网约车地方标准的完善和岀台过程 ,也欢迎社会各界对此提出意见和建议。
网约车退出机制如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