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回暖 ,各茶区陆续进入春茶生产旺季。部发布年为有效应对灾害性天气 ,春茶加强春季茶园田管,生产有序推进春茶生产 ,技术促进农民增收 ,指导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农业农村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和农业农村部茶叶专家指导组制定春茶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部发布年
一、抓好春茶生产准备和灾害防御
(一)清洁田园。生产在春茶开采前 ,技术及时清理茶园内的指导杂草、枯枝 、农业农村落石等杂物 ,部发布年修剪郁闭茶行的春茶侧枝 ,保障进园道路和茶园操作工道畅通 ,保持茶园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滋生环境。
(二)清理沟渠 。检查清理茶园的排水沟渠 ,确保排水畅通 ,防止春茶期间降雨造成茶园积水 。
(三)补充养分。春茶前一个月左右,可通过喷施营养型叶面肥的方式增加茶树营养。可采用1%—2%尿素溶液、氨基酸叶面肥(以茶树叶面氨基酸有效成分总浓度计,50mg/亩为宜)或2%腐殖酸叶面肥(每亩15公斤)进行叶面喷施,时间宜选在晴天上午9点前 、下午4点以后或者阴天进行 ,连续喷施2次,间隔10—15天喷施1次。
(四)防控病虫 。有条件的茶园安装使用窄波LED杀虫灯、悬挂性诱剂,精准诱杀灰茶尺蠖、茶尺蠖等茶园重要害虫越冬代成虫,压低虫口基数。黑刺粉虱严重发生茶园 ,使用黄红双色诱虫板诱杀成虫 ,压低虫口基数,降低对春茶生产的影响。
(五)应对倒春寒。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茶芽萌发情况,及时通过网络、广播、电视等多种途径发布信息,在倒春寒来临前,组织茶企、茶农对适采茶园抢收抢制,避免损失 。在温度降至4℃左右时 ,用稻草、无纺布或遮阳网覆盖茶树蓬面或喷施防冻剂,减轻冻害损伤 。有条件的规模化茶园可安装防霜冻风扇,降低霜冻危害。对于受灾茶园,根据冻害程度,适当剪除受冻枝叶,喷施0.3%磷酸二氢钾和0.1%芸苔素内酯和氨基酸叶面肥 ,促进树势恢复。
二 、抓好春茶生产组织
(一)分批勤采。茶园开采宜早不宜迟,当蓬面有5%~10%的新梢达到采摘标准时,即可根据芽叶标准分期分批采摘,尽量把采摘面上的嫩梢按标准采净,以免导致春梢老化。采摘时,要注意保持芽叶完整 、匀净。
(二)统筹用工。提前组织足够采摘工,采摘旺季时确保每隔3—4天采一批次 。根据开采日期落实采工安排 、采前培训,尽量做到适时采摘 ,确保春茶产量 、品质。
(三)做好保鲜 。鲜叶应在4小时内运到茶叶加工厂 ,经专人验收后尽快摊放在清洁阴凉的室内。运送鲜叶的容器采用透气性好 、清洁的竹编筐,重量以10—20公斤为宜,运送途中避免挤压 ,减少损伤 。
三、抓好春茶结束后茶园管理
(一)耕作除草 。春茶采摘结束后,适当中耕疏松土壤,耕作深度10—15厘米左右,并清除杂草,提高土壤通透性 ,改善土壤结构,促进茶树早发芽。
(二)合理修剪。对于采摘夏秋茶的茶园 ,春茶采摘后进行轻修剪,剪去冠层上部5—10厘米左右枝条 ,剪除徒长枝、枯枝等,以利芽叶萌发;不采夏秋茶的茶园 ,剪去距地面50—60厘米以上树冠,留下主枝和侧枝。
(三)及时追肥 。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一般春茶结束后,沿茶树蓬面滴水沿位置开沟施肥,沟深10厘米以上 ,每亩追施尿素10—20公斤或茶树专用复合肥(N:P2O5:K2O=18:8:12)20—30公斤,高产茶园适当增加。
(四)防控病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