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通过摸家底、绿寻症结、南平优服务,产业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产业体检 精准逐“绿”
东南网1月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旭涛 姚雨欣)近日 ,体检南平市绿色产业创新中心揭牌,精准级产业体检工作有了新阵地。逐推
2023年以来,动产档升南平开展产业体检工作,业提通过绘制产业图谱 、绿梳理产业链、南平嫁接创新链、产业导入人才链、体检融合资金链 ,精准级精准服务好主导产业。逐推
截至目前,动产档升产业体检工作已汇聚全球专利、企业、人才、政策等数据超3亿条 ,完成竹、茶 、氟新材料等8条产业创新链图谱,梳理出本地企业2226家……这些体检数据 ,为南平绿色产业转型升级、项目落地、招商引资、突破发展瓶颈提供助力。
数智赋能,摸清产业家底
近日 ,记者来到南平市绿色产业创新中心。
在中心的绿创平台智慧大屏前 ,工作人员轻触操作台 ,数字化的产业体检报告便呈现眼前。从报告中,可以直观看到不同产业的专利数据 、链上企业、本地人才 、投融资金额等情况 ,以及该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可对接的资源的信息。此外,还可以实时跟踪科技攻关、需求管理的最新动态 。
“这是2023年以来 ,我们奔赴各地开展产业体检,进行摸底的成果 。”绿创中心运营团队负责人张容城介绍,2023年以来,南平创新开展产业体检工作。南平市科学技术局和南平实业集团共同牵头建设南平市绿色产业创新中心 ,聚焦南平生态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集群,推动创新链 、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为何开展产业体检?
当前,南平正加快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然而 ,在生态优势产业发展过程中 ,会遇到“产业家底不清”“产业断点堵点难掌握”“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在深入分析调研的基础上,南平在全国设区市层面首创打造了绿色产业创新平台。通过平台 ,探查匹配当前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要素,梳理出强链、补链、固链、拓链节点 ,有针对性地解决产业问题。
截至目前 ,中心已汇聚全球专利 、企业、人才、政策等数据超3亿条,完成了竹、茶、氟新材料等8张产业创新链图谱,已初步具备为企业提供“看产业”“找技术”“搜专家”“配资金”等服务的功能。
找题破题,体检式调研解难
体检式调研 ,为产业破题解难。
2023年12月15日,绿创中心签约首份股权融资 ,福建帝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5000万元战略融资 。这得益于绿创团队的体检服务 。
帝盛科技是国内光稳定剂的龙头企业之一 。“我们正处于上市辅导期,有意进一步优化股东结构,引进国有企业股东,但找到合适的投资并不容易 。”帝盛科技董事会秘书贺子嘉表示 。
2023年上半年,绿创中心的产业体检团队来到帝盛科技,通过产业体检,摸清氟新材料产业链的重点企业及梳理产业链情况 ,为公司寻找资源 。
针对融资需求,绿创中心为企业定制方案 ,由南平实业集团联合邵武国资公司共同投资帝盛科技 ,加速其上市进程 。
目前,在资金链方面 ,全市共梳理出企业融资需求超40个 ,实现行业投融资8.13亿元。
这是南平产业体检工作的一个缩影 。
作为科特派制度发祥地,南平还依托平台会聚科技特派员,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等本地人才 ,以及全国高水平专家的庞大人才库数据 ,通过人才评价模型进行精准匹配,筛选出适合企业的人才。
此外 ,体检还排查出各个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人才资源不足、金融支撑不够等一系列问题点。
针对体检结果 ,绿创中心运用大数据检索和智能匹配技术 ,动态探查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并将企业、人才 、专利等科创要素挂接到产业图谱,使供需精准匹配。
用好成果,提高服务质效
产业体检 ,为南平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助力。
“产业体检,关键在后续的运营和服务 。”南平市科学技术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结合实地调研和绿创中心提出的分析建议,持续完善产业服务功能,推动成果转化与项目落地 。
2023年12月,位于邵武金塘工业园区的福建福豆新材料有限公司,其高纯电子特气及专用化学品项目投产,提升了高端电子气体国产化率 。
“我们团队研发生产的电子特气均是国内首套国产化工艺 ,结束了部分电子特气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福豆新材料总经理马建修说 。
这是产业体检帮扶企业“破瓶颈”的一项成果。
“我们这个行业技术攻关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