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社会倡导厉行节约 、牛鼻子节能减排的相关献策行业背景下 ,高耗能、人士高浪费的建筑建筑业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相关人士呼吁 ,工业当前我国应进行整体科学规划 ,化作一体倡导建筑领域节约 、为建节能、筑节资讯节材 、牛鼻子节地、相关献策行业节水,人士从操作性较强的建筑“建筑工业化”作为打破口,同时狠抓建筑使用过程中的工业节能 ,推进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化作能源节约。
总体统筹科学规划 合理设计提升标准
针对我国建筑领域存在的为建大量浪费现象,相关人士认为,作为大部分国家非常大“工地” ,我国建筑业不能再一味“铺摊子” ,应尽快把着眼点转向节能、节地 、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 ,反对资源能源浪费,并且应从整体上进行科学规划 :
首先,总体统筹 ,科学规划。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如松等相关人士指出 ,要改变地方相关部门的GDP冲动 ,修正一些官员的畸形政绩观 ,确保规划科学制定、严格执行,建立有效机制保障规划的严肃性 ,减少大拆大建 ,遏制“长官意志”在规划建设领域产生的巨大人为浪费。
节能不只是建筑和设计部门的事情,需要多方携手联动。有业内相关人士举例,由于缺少科学测算和统筹评估,建筑节能往往只是在某一环节机械执行 ,没有多部门联动 ,造成节能实际效果与预期不符 。“比如在北京,相关部门对一些老建筑进行保温施工,保温做好了,但供暖并没有随之调整温度,导致大冬天室内热得居民开窗子。”
其次 ,合理设计,提升标准 。安全 、经济、实用、节能 、美观,应该成为我国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而不是片面追求标新立异、外观突出 。上海建管委副巡视员裴晓建议,一方面要遏制地方相关部门违背实际需求盲目打造“地标”的浪费行为,一方面也要严格限制公有资金投入资金建筑不考虑成本造价的行为。
要加快梳理、提升我国建筑总体节能标准,并充分考虑各地实际制订地方性节能标准 。杨国雄建议 ,应将我国目前建筑节能率65%的标准提高到70%,门窗、墙体等关键标准适当提高,并通过严格执行 、严格验收来提高我国建筑节能水平。
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说,现在墙体的各项节能标准相对严格,但门窗的节能标准很低。“上海许多建筑的门窗玻璃面积占到墙体面积的40%,但保温性能很差,虽然墙体保温很好,但就像人穿着大棉袄却到处是洞 ,保温效果怎么能好?所以提升建筑节能总体标准 ,也要分地域制订地方化标准。”
宜将建筑工业化作为 建筑节能的“牛鼻子”
上海建工集团副总裁卞家骏认为,推进建筑工业化是破解当下建筑浪费问题的重中之重 ,“如果建筑工业化得以一体推广,就从整个产业链上解决了传统手段造成的巨大浪费,对人力、物力 、财力的节约,也是较有操作性的切入口。”
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郭正兴统计,如果实现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造过程中的节能(一次节能)带来的效益非常可观:整个工程无须搭设脚手架,大量节地节材;基本不用传统木模板 、木方 ,节约木材90%;节约用水65%左右;节约钢材5%-8%;节约混凝土10%左右;减少现场施工垃圾90%;施工阶段 ,现场基本无粉尘污染;减少现场施工场地50%左右;减少现场作业人员50%以上;减少现场生活垃圾50%以上。
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总裁张桦对此做过深入研究 ,他说,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趋势是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当今建筑业与现代制造业相比较,存在巨大的差距。据美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建筑建设投入的非增值(浪费)部分达到57%;而制造业减少到26% 。
他测算,“建筑工业化是要将制造业与建筑业嫁接,用制造汽车的方式建造房子 ,浪费将大幅降低。按照2008年美国设计和施工行业规模1.288万亿美元(大部分国家4.8万亿美元),美国建筑业如果做到和制造业同样水平,每年可以节约4000亿美元(不包括运营和维护阶段) 。中国每年新建20亿平方米建筑规模,按照平均1000元每平方米计算 ,建造投入2万亿元,减少浪费一项可直接节省7000亿元,不包括环境治理的间接成本 。”
万科在上海已实施工业化项目共计100多万平方米 ,占上海市住宅产业化规模的80% 。万科上海区总经理孙嘉说,建筑工业化首先带来了质量大幅提高 ,譬如外墙饰面材料抗拔强度是传统工艺的9倍 ,建筑零渗漏,面砖不脱落等,节能节材效益更为明显 :根据实测 ,万科工业化建筑 ,实现节电30.75%,节水36.44%,节约模板木材53.5%,减少废弃物36.92%,现场施工灰尘污染、噪音干扰等大幅降低 。
在建中国靠前高楼“上海中心” ,大量使用了建筑工业化技术,如内装修工业化率高达85%,由于工业制造精度较高,误差从厘米级降到毫米级 ,工人在现场就像“搭积木”一样进行效率高率安装。“上海中心大厦总重量相当于70个埃菲尔铁塔,投入资金上百亿 ,如果采用传统粗放式建造方式,浪费至少5亿以上 ,而且工期可能成倍增加 ,目前采用了较先进建筑工业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