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耕季,岭南沃野农事起 。第大大面
江门台山都斛镇,省何食单“广东第一田”里 ,高粮智能化育秧工厂里,经济积提生产线正开足马力 ,第大大面不到30秒,省何食单一个个秧盘出炉,高粮从基质装填、经济积提精准播种 、第大大面恒温催芽,省何食单智能洒水 、高粮喷药等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佛山高明明城镇,经济积提“万亩稻田”富硒丝苗米产业园里 ,第大大面田间地头机声隆隆 ,省何食单旋耕机穿梭,无人驾驶水稻插秧机将一排排秧苗插入稻田中……
春耕备耕是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广东作为人口第一大省,也是粮食消费第一大省 ,粮食自给率不高 ,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对广东来说并非易事 。广东始终将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 ,通过良田、良种、良机 、良法、良制“五良”融合共促保障粮食安全。2024年,广东省粮食面积 、单产、总产量实现“三增”:播种面积3355.1万亩,单产391.5公斤/亩,总产量1313.4万吨 ,分别比上年增加10.9万亩、7.2公斤/亩 、28.2万吨 。
粮食增产的重心在大面积单产提升。2025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3月10日 ,2025年全省春耕现场会在佛山举行,拉开了广东春耕生产的大幕。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广东有哪些举措?
合理密植
单产提升的关键一招
今年早造季,何飞明决定把水稻合理密植从去年的1000亩扩大到1500亩 。
何飞明是清远市清城区飞防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水稻种植面积5000多亩 ,托管服务面积逾二十万亩次。2024年水稻晚造季节 ,何飞明在水稻专家的指导下开展合理密植实验种植,种植19香、南晶香占 、华航香银针等品种 ,晚造亩增产近100斤。
2025年 ,龙门 、海丰、台山 、阳东、茂南、清城等六县区被列入农业农村部水稻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的名单。何飞明所在的清城区就是其中之一 。
增产效果明显,不少种植大户选择扩大合理密植面积 。
斗门区德辉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水稻托管面积超过5000亩。理事长何建敏介绍 ,2024年下半年 ,合作社合理密植种植约80亩,种植金农香粘,亩产干稻谷约900斤,亩增产约100斤 ,今年合理密植面积将扩大到上千亩以上。
2月底到3月初 ,广东荔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技术顾问程祖森一直“泡”在稻田里。最近正值高州水稻插秧季,他要看看机械化插秧密度是否到位 。程祖森介绍,荔晶农业水稻种植面积6000多亩,2024年下半年开展合理密植实验 ,种植深广两优1978品种 ,面积1596亩,晚造对比早造增产13%,今年合理密植面积将超过2000亩 。
全省春耕现场会上,展示机械化抛秧合理密植对比实验
“多用一斤种,亩增百斤稻” 。长期以来,广东水稻生产存在插植密度不足现象 ,导致有效穗数偏少 ,成为制约水稻单产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 。广东光热资源丰富,通过筛选品种 ,合理利用光能和地力 ,发挥品种耐密性特点,可以使水稻分蘖数 、亩穗数达到最合理范围,配套“一喷多促”技术防控病虫、抗逆抗倒,从而实现单产提升的目标 。
“合理密植是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关键一招。良种是高产的基础,要选择株高适中、株型较好、抗病抗逆性强 、适应性广 、丰产性突出的品种,早稻突出选用高产兼顾优质的品种,晚稻突出选用优质兼顾高产的品种;中低产田以穗粒兼顾品种为主,高产田以大穗型品种为主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何秀英说 。
“水稻种植密度、基本苗数可在当前的基础上增加10-15%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唐湘如表示,水稻种植密度需要根据不同的品种特性 、光热资源、地力条件、栽培管理方式等进行适当调整,如多穗型、耐肥抗倒、分蘖力弱、株型紧凑的品种适当密些,反之适宜稀;瘦田可适当密 ,肥田可适当稀。
2024年8月,《广东省水稻生产合理密植增产技术指导意见》建议插植规格:机插秧行距30厘米,株距12-14厘米 ,每亩插秧1.6-1.8万穴;抛秧杂交稻每亩插秧1.6-1.8万穴 、常规稻每亩插秧1.8-2万穴;直播千粒重小于20克的品种亩用种约2.5千克;手插秧插植行距25厘米左右 ,株距16-20厘米,每亩插植1.6-1.8万穴。
近日,2025年广东省水稻机械化合理密植及机收减损技术示范点十家承担主体公示 ,云浮市云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入选。“公司有500多亩地,入选示范点主体 ,我们将拿出20亩地开展无人机直播示范。”负责人陈少泉表示。
据了解 ,2024年 ,惠州、中山、江门 、汕尾、茂名、清远等地开展晚稻合理密植实验,单产增幅最高达到28%。今年广东继续把合理密植作为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关键技术 ,开展不同品种、不同密度和种植技术组合对比实验 ,将技术深化、熟化 ,形成区域性可推广可复制的技术模式 。
农机装备
“慧种地”的主力军
全自动水稻播种生产线、秧苗输送线、无人驾驶水稻旋耕机、北斗卫星平地机、无人驾驶水稻插秧机 、水稻钵苗移栽机、植保无人机 、智慧农业无人值守机场……大批“铁甲雄兵”集中亮相 ,“农机促春耕、助力提单产”“全运会”火热上演。金属碰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