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员工称被开除 企业说他主动辞职 双方都说对方违法 ,员工法官该怎么判?称被
海峡网11月1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集法宣/文 陶小莫/漫画)阿强与公司领导争执后 ,就不再去上班 ,开除并被停发工资 、企业停缴社保 。说主说对事后,动辞他和公司各执一词,职双阿强说“我被开除了”,都方违法法公司说“你是官该主动辞职”。
双方都说对方违约 ,员工法官该怎么判 ?称被近日,集美法院开庭审理了这样一起“疑案” 。开除最终 ,企业法院一审判决认定 ,说主说对双方的动辞劳动关系处于“中止状态”,即劳动关系尚未解除 ,因此公司不需支付赔偿金。
1 不愿加班 员工和公司领导起争执
阿强原本是厦门某制造公司的车间技术人员,根据他和公司签的劳动合同 ,约定合同期限至2018年7月。然而,去年10月25日 ,制造公司负责人老张交给阿强一份样品图纸 ,要求阿强完成样品再下班。阿强表示没有时间做样品、如果做完样品就来不及回家等,希望第二天再做 ,但老张不同意。
当天下班时,老张找到阿强询问样品,阿强称没有做,双方产生矛盾。
事后 ,双方对此事各执一词 。
阿强主张,因老张表示“完不成样品明天就不要来上班了” ,所以他从去年10月26日起就没有再到制造公司上班。
制造公司对此予以否认,并提出阿强于去年10月26日辞职,当日有挽留阿强 ,但阿强未再到公司上班 。
据悉 ,从去年10月25日起 ,公司就停发了阿强的工资,随后他的社会保险也被停止缴纳。
2 各执一词 到底是辞退还是辞职 ?
2017年11月,阿强以制造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为由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 ,要求制造公司支付赔偿金4.92万元 。
随后 ,劳动仲裁部门裁决制造公司向阿强支付赔偿金4.92万元。
但是 ,制造公司对此裁决不服,又向法院提起诉讼。
制造公司起诉认为,公司要招一个成熟的技术人员很难,所以公司根本就没有辞退阿强,也不愿意阿强辞职离开公司,仲裁裁决认定其辞退了阿强不符合情理。
制造公司还认为,用人单位无法举证证明自己并没有开除劳动者这一消极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