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 ,光伏欧盟委员会宣布中国光伏产业对欧盟光伏产业造成损害 ,年准启动对中国出口的备静所有光伏组件和部件进行反倾销调查。此后7年中 ,待冲“双反”不仅影响了中国光伏企业,刺行也让大部分国家规模光伏博览会Intersolar Europe缩水 。业资直到2018年9月,光伏欧盟宣布取消“双反”制裁,年准欧洲市场大门才重新对中国企业敞开。备静
想重新立足 ,待冲产品是刺行敲门砖 。
据不完全统计,业资在本届Intersolar Europe上 ,光伏有超过10家中国光伏企业发布了新型组件或解决方案,年准几乎所有新发布的备静产品和方案中都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关键词 :效率高。
如果说股市是经济状况的晴雨表 ,那么展会就是市场趋势的晴雨表。中国企业对效率高产品集体关注和同时发力,既是着眼当下 ,也是在布局未来 ,在满足欧洲市场需求的同时 ,为即将一体开启的平价市场做冲刺前的准备。
三种平价 ,有快有慢
2009年3月20日 ,中国光伏电站第1标——敦煌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揭标当日 ,由国投电力和英利控股组成的联合体爆出0.69元/千瓦时的价格。要知道,当时光伏平均发电成本高达2~3元/千瓦时 。这个超低价虽然未能成功中标 ,但1.0928元/千瓦时的胜出价格仍然让从业者看到了成本下探的可能。
这次招标后,业内开始关注并探索平价上网的模式 。如果按照对象区分,光伏平价上网可分为两类:发电侧平价与用户侧平价。前一类是与火电上网标杆电价进行对比。在无补贴情况下 ,如果光伏发电成本达到火电的水平,即可算实现平价;后一类是与用户售电价格进行对比,在无补贴情况下 ,光伏发电成本低于工商业或居民售电价格,即可算实现平价。
曾有人根据价格由高至低,为国内光伏平价上网设计了“三步走”路线图 :第1步是工商业用户侧平价,第二步是居民用户侧平价,第三步是发电侧平价 。2011年4月 ,能源设立资金会推出的《中国光伏发电平价上网路线图》 ,进一步就实现平价上网时间做出初步预计 :2014年实现工商业用电平价上网 ,2018年实现居民用电平价上网,2020年实现发电侧平价上网 。
但从实际情况看 ,目标完成速度明显晚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