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玻璃行情的去年不温不火,这好像成为近几年的玻璃一种惯例。再看看今年此时的行情相似行业市场行情,似乎又找到了一种似曾相识的今年感觉。
不出意外,资讯今年一季度的去年宏观经济数据会很难看,不管国家统计局如何进行正规统计 ,玻璃但春江水暖鸭先知,行情相似行业民间感受很深 。今年
不同的资讯一点是 ,去年(2018年)上半年国家一直在强化“去杠杆” ,去年直到出现了企业的玻璃倒闭破产潮,才逐渐放宽资金 ,行情相似行业接连搞了“定点降准”,今年强调不搞“大水漫灌” ,资讯后来干脆就不再提限制房地产的发展。
但今年一季度的情况与去年的情况完全不同 ,实际上,去年四季度的资金情况已经大为好转,所以去年11月份以后,玻璃行情有一个阶段性的小高潮。而今年资金面的宽松程度大于去年同期,所以从需求端来看 ,竣工面积的持续增加,只会带来需求的持续增加 。从玻璃企业融入资金难度来讲,也会明显比去年宽裕。
所以,目前阶段,天气转暖,环保放宽,停工解禁 ,一系列的宽松局面会带来市场的持续向好 。至少目前看 ,在今年10月份之前,市场不会出现太大问题。当然,市场阶段性的波动每年都会存在。(见玻璃行业将遇见一个怎样的2019 ?)
目前制约价格稳定的问题,是各厂家积累一个冬季的库存压力问题。遥想去年,也是在一季度,各厂家库存也是达到了历史高峰,市场需求不旺,有些经销商撑不住,选择率先降价销售,先于厂家抛货,厂家被迫跟进,进而造成价格持续下滑,拉低了行业整体单价。
但当市场需求没有启动的时候 ,降价能否带来行业大幅出货并削减库存 ,这是需要认真考虑的。我查了一下历史记录,去年市场的真实启动是在4月10日以后,行业库存也是在4月中旬以后开始大幅下降的,一直持续到9月。去年遗憾的一点是,当经销商和厂家通过自我践踏把价格砸下来的时候 ,彼时市场需求刚好起来,价格只能在低位徘徊 ,因为大家库存都很大,谁也不敢轻易提价,使得整体行业价格低迷 ,本来存了一个季度的玻璃,当需求启动时,本能够也应该赚个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