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声呐捕捉到深海中生命的最初悸动,渔船轨迹与脐带血流的大家都韵律悄然共鸣。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妈丨母亲南方农村报·水产有种特献"渔获千载·母育万象"主题策划,远房亲戚以渔业特有的自然致敬生命密码呼应母性光辉,借趣味科普献礼母亲节,界的节让海洋的千万古老韵律与母亲的温暖守护共谱生命礼赞。
谁能想到 ,年前缩在角落的大家都潮虫(鼠妇),和海鲜市场的妈丨母亲对虾是亲戚?外形漂亮的锦鲤,竟然跟野生银鲫是远房亲戚一家人?
原来 ,自然界藏着无数这样的“血缘冷知识”——鲸鱼和河马的祖奶奶曾在同一片泥潭打滚,鲨鱼妈妈和鳐鱼妈妈三亿年前还共用同一套带娃指南 。
母亲节来临之际 ,我们发现:无论物种怎么“分家” ,妈妈们护崽的看家本领,早被刻进DNA代代相传 。
鲸鱼和河马
鲸鱼(含海豚)和河马这对“表亲” ,5400万年前还是一家子 。实际上鲸鱼不是鱼 ,而是胎生的哺乳类动物 。借助现代DNA技术,人类发现,现存动物中与鲸鱼血缘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河马了。
鲸鱼祖先下海后,妈妈们练就了水下喂奶的绝活——乳汁像奶油一样浓稠 ,幼崽吸一口能顶半天饿;河马妈妈则成了“河道保安” ,带娃时连鳄鱼都敢揍 。虽然如今一个在咸水、一个在淡水 ,但护崽时龇牙咧嘴的凶样简直一模一样 。
对虾和鼠妇
海边人总把鼠妇叫“潮虫”,其实它们和虾蟹才是真亲戚 。鼠妇的祖先跟着对虾一起从海里爬出来 ,只不过虾选择留在水里 ,而鼠妇彻底上了岸 。可能是因为祖先原是水生动物,这种“袖珍虫”只能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下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会在朽木下发现它们的身影。
为了在陆地生存 ,鼠妇妈妈把育儿所安在烂木头底下 ,幼崽出生就自带防水外壳,还能把便便回收成钙片补营养。别看长得像虫子 ,它们脱壳时可是整片掀开,跟虾蟹脱壳一个套路 。再补充一个冷知识:鼠妇的粪便含钙质,它们会重新吃下以补充外壳所需的碳酸钙 。
鲎和蝎子
又被称为“马蹄蟹”的鲎 ,其实和蟹没什么关系 。作为一种非常古老的生物,鲎自奥陶纪(约4.5亿年前)出现以来 ,形态上基本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它的近亲——三叶虫、板足鲎都早已灭绝,现存最近的亲戚则是同属螯肢亚门的蜘蛛、蝎子和螨虫 。
事实上,鲎和蝎子的血缘近到能拼桌吃饭——都是靠脱壳长大的主。而且 ,它们都拥有祖传的硬核带娃技术。鲎妈妈每年回出生地的沙滩下蛋 ,4.5亿年来路线都不带改的;蝎子妈妈更硬核,直接把幼崽背身上,谁敢靠近就甩毒针 。
值得一提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