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显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示面整体规模不断扩大,板产竞争力逐渐增强,展前资讯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景好基础。2017年,行业随着我国多条面板线特别是国显10.5/11代面板线及多条6代AMOLED生产线的投产或开工
,我国距离显示面板大产区的示面位置越来越近,2019年有望成为大部分国家很好的板产发展。”日前在深圳举行的展前资讯2018中国全部显示产业大会上,工信部电子信息司有关负责人说。景好
屏幕作为人类视觉的行业“延伸” ,围绕其曾上演过一场场血淋淋的国显“殊死搏斗”。近20年来的示面产业变革中,日本这个液晶时代的板产创造者走下神坛 ,韩国取而代之坐上世界的宝座。砥砺前行数十年后,中国显示产业开始崭露锋芒 ,并逐渐成为大部分国家显示产业重心。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执行会长许生说,近年来 ,中国大陆显示面板产业发展成绩显著,逐渐接过LCD(液晶显示器)的话语权 ,预计2018年出货面积占比达31%。随着超大屏和高等显示产品的需求高涨,高世代面板的建设成为显示产业的主要竞争领域。目前大部分国家在建及规划高世代产线共11条,其中中国大陆9条 ,这意味着未来超大尺寸面板 ,如65吋 、75吋 ,将主要在中国大陆地区生产 。
而在AMOLED领域,随着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 、维信诺和辉光电等厂商的积较布局 ,预计到2020年产能可充分释放,届时中国大陆将与韩国共同主要OLED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 ,中国企业制造水平的提高及上游面板资源的协同,带动了主要显示终端自给率不断攀升,中国将逐渐成为大部分国家手机/电视制造中心。
然而 ,我国新型显示产业要实现弯道超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业内相关人士表示,我国显示产业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产业链配套能力薄弱。比如TFT-LCD面板所用的曝光机 、AMOLED面板生产所用的蒸镀及曝光设备等几乎依赖进口 ,这些关键材料和核心设备已成为制约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瓶颈;二是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尽管我国大陆面板出货面积大部分国家占比不断提升 ,但产品附加值仍然较低;三是存在盲目投入资金的潜在风险 。
中国物联网、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显示技术的发展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才能抓住显示产业新升级的历史机遇 ,让显示产品应用到更宽广的行业和领域 ,是本届大会要点讨论的问题。中、韩、日、美 、宝岛等国家和地区的显示产业链带领人物,如京东方科技集团总裁刘晓东、JDI高等研究员瀧本昭雄、维信诺执行副总裁严若媛等立足大部分国家显示产业发展全新格局,从产业 、技术 、设备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