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是用发眼光我国经济升级转型的关键阶段。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主要新能源中较经济
、展和资讯较清洁、动态较环保、看待可永续的光伏人类理想能源,是行业行业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不论从资源优势
、用发眼光技术水平
、展和资讯生产能力、动态产业基础等各个方面,看待都已具备了加快启动光伏市场、光伏广泛发展光伏产业的行业行业条件和基础。虽然还存在包括光伏储能等在内的用发眼光一些技术问题,但随着行业快速发展,展和资讯各种新技术的动态快速出现和稳步提升,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内这些问题将被逐一完善和解决,而且前期光伏发电也只能形成我国5%
、10%
、20%的发电量,这就要求要用发展和动态的眼光来看光伏行业
,要在发展和实践中去逐步完善,而不是等成熟之后再去发展 。回顾“十一五”期间
,我国GDP年均增速达到11.2%,而用电量年均增速更是达到11.4%,年均新增发电装机容量9500万千瓦。2011年新增装机容量达9000万千瓦 ,预计“十二五”期间将继续保持这一增长规模,约相当于德国总装机量的三分之二。但是
,相比德国2010年800万千瓦 、2011年750万千瓦的新增光伏装机容量,我国2010年仅有50万千瓦 ,2011年虽然受益于国家发展改变委出台并实施的针对光伏发电的上网电价补贴政策,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也只有200万千瓦左右,仅占当年全部新增装机容量的2%,而欧盟这一比例为47%。因此,我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更迫切
、也更有条件和优势切入光伏发电领域 ,亟需我们基于目前的行业优势和实际需求 ,进一步加快发展国内光伏市场 ,而且只需要在每年逾9000万千瓦的发电装机增量中上调光伏的比例至5%、10% ,就可以达到并远远超越德国的年度新增规模。
加快国内光伏市场发展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细化上网电价政策
,放宽行政审批国家发展改变委出台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中,并未对收购年限给出具体规定,对于试图进入光伏发电领域的企业来说,收购年限是其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甚至是其盈亏的分水岭 ,这就决定了诸多企业将因收购年限不明而举步不前
,对国家政策持币观望。由于光伏组件的能源生产特点以及组件的使用寿命一般都在20到25年以上 ,因此收购政策的年限至少应为20年,也可以用市场化的方式大胆放开
,并根据装机容量 、成本的实际情况和电网等方面的承受能力,每两到三年重新审核发布上网电价政策,新制订的收购标准只管其后建设的项目。同时,国家应放宽对光伏下游发电项目的行政审批,简化审批流程,并将可更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的审批权限下放至省级财政部门。让企业有可预期的良好投入资金前景
,以鼓励更多企业
、资本
、人才、技术投入到行业之中,释放企业和企业家在产业内的投入资金热情,积较推动光伏产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