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 ,河北将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改京张联合承办冬奥会
、委到万千瓦行张家口可更新能源示范区等重大机遇
,年新把发展可更新能源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的增各装机重要抓手,加快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类太能源结构调整
、阳能业资大气环境治理 ,河北为实现绿色
、发改清洁、委到万千瓦行低碳 、年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动力。增各装机按照《可更新能源法》
、类太《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进一步做好可更新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阳能业资指导意见》以及我省“十三五”规划要点任务的有关要求,特制订《河北省可更新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河北
“十三五”期间
,据初步估算
,全省可更新能源总计投入资金约3000亿元,其中
,新增各类太阳能发电装机1200万千瓦
,投入资金需求约1000亿元。
太阳能资源丰富
我省太阳能资源在全国处于较丰富地带
,仅次于青藏及西北地区,年辐射量为4981-5966兆焦/平方米,全省可开发量约9000万千瓦,北部张家口、承德地区年日照小时数平均为3000~3200小时,中东部地区为2200~3000小时,分别为太阳能资源二类和三类地区 ,具备地面电站、农光互补、光电建筑整体化等多种形式的开发条件,有非常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作为全国首批开展光伏扶贫省份之一
,在六个贫困县进行光伏扶贫试点工作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太阳能利用跨越发展
“十二五”期间,随着光伏行业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
,大型光伏电站从无到有,分布式光伏由单一示范项目逐步扩大到多元化市场运作,2015年光伏并网容量达280万千瓦,是“十二五”规划目标的4.5倍
,位列全国第七位。太阳能热利用得到大面积推广,2015年底,太阳能集热面积达到800万平方米 ,较2010年增长到2.5倍以上 。保定市荣获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太阳能综合应用科技示范城市”荣誉称号。光伏制造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晶龙
、英利等重要光伏生产商太阳能电池组件产能规模已接近1100万千瓦;河北三环、光源等企业 ,基本形成了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产业体系;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光伏材料与技术国家要点实验室”和“国家能源光伏技术要点实验室”等一批重要科技创新平台。
可更新能源社会效益更加突出。
以开展光伏扶贫工程 、服务“低碳”奥运为代表的可更新能源开发利用项目
,在促进经济社会一体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到2020年,力争贫困县光伏项目建设规模占到光伏装机新增建设总规模的50%以上,建成奥运迎宾光伏廊道、低碳奥运专区等要点工程。
按照“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的原则
,积较推进光伏发电建设,有序开展光热发电试点,普及太阳能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