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A8D680FF36'></code><style id='A8D680FF36'></style>
    • <acronym id='A8D680FF36'></acronym>
      <center id='A8D680FF36'><center id='A8D680FF36'><tfoot id='A8D680FF36'></tfoot></center><abbr id='A8D680FF36'><dir id='A8D680FF36'><tfoot id='A8D680FF36'></tfoot><noframes id='A8D680FF36'>

    • <optgroup id='A8D680FF36'><strike id='A8D680FF36'><sup id='A8D680FF36'></sup></strike><code id='A8D680FF36'></code></optgroup>
        1. <b id='A8D680FF36'><label id='A8D680FF36'><select id='A8D680FF36'><dt id='A8D680FF36'><span id='A8D680FF36'></span></dt></select></label></b><u id='A8D680FF36'></u>
          <i id='A8D680FF36'><strike id='A8D680FF36'><tt id='A8D680FF36'><pre id='A8D680FF36'></pre></tt></strike></i>

          嘉盛资本通
          嘉盛资本通

          国产OLED手机屏年出货量将打破4000万片,行业资讯 国产加上面板价格下滑

          时间:2025-09-19 05:49:06 来源:

          苹果面板供应商因电视与手机需求不振,国产加上面板价格下滑,手机延续了上季亏损态势 ,屏年第二季营收减少15%,出货约为5.6兆韩元,打破亏损3005亿韩元。行业

            LGD在针对今年二季度的资讯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由于手机市场不景气,国产前景不明  ,手机为求亏损止血 ,屏年降低对手机显示屏的出货投入资金,把2020年的打破资本支出计划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27亿美元  。LGD表示 ,行业投入资金减少不会影响OLED的资讯扩产计划 ,主要是国产针对LCD手机显示屏 。

            LGD预计其OLED电视面板将从今年第三季度起开始赢利 ,结束长达数年的市场培育期,并进入快速放量阶段 。LGD此前曾决定终止LCD电视面板的扩张,把新增的产能全部集中到OLED电视面板领域  。同时,为了规避未来的中美贸易战,LGD将进一步对中国和韩国境内的OLED电视面板投入资金份额进行调整 ,以求同时满足中 、西方两个阵营的OLED电视面板需求不受影响 。

            在手机显示屏领域 ,LGD近年的资本投入主要是改善苹果手机LCD显示屏产能供给上  。前几年由于日本面板厂商持续出现财务危机,苹果为了保证自己的面板供应,把主要的产能分配给了财务相对健康的LGD,日本面板厂商的产能基本上处于它们财务能力承受范围内的替补状态  。

            另外 ,LGD还借助其在苹果OLED手表显示屏的成功基础上 ,也与苹果合作建设了OLED手机显示屏产能。不过由于LGD在柔性基板量产技术部分,没能取得技术性打破 ,因此LGD的OLED手机显示屏进展不如预期,实际上LGD也暂停了后续的OLED手机显示屏投入资金 ,把产能基本上限定在了目前的规模基础上 。

            随着苹果以工业级显示效果重新定义手机OLED显示屏标准后 ,大部分国家的OLED显示量产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快速达到了商业化水平 。这其中除了传统的韩国厂商三星、LGD直接得到了苹果的扶持外,中国的面板厂商京东方A(SZ:000725)、深天马A(SZ:000050)、维信诺(SZ:002387)、和辉光电等  ,也借鉴苹果手机OLED显示屏的标准 ,快速调整了自己的生产工艺参数,拿出了品质等级相似的产品对外亮相,并得到了一线手机品牌厂商的认可 。

            如和辉光电是小米OLED手机显示屏的供应商 ,深天马是联想、华硕、小米 、摩托罗拉的OLED手机显示屏供应商  、京东方是华为 、OPPO、vivo的OLED手机显示屏供应商 ,维信诺则是大部分国家移动运营商订制机OLED手机显示屏供应商等。

            实际上 ,中国在OLED量产技术已经有了自己的积累 ,除京东方采用了与三星同规格的机台设备 ,并引进了大量的三星、LG技术人员外,其它几家的OLED面板技术虽然也是源自宝岛 、韩国和日本  ,但主要的量产技术还是基于日本而来,所采用的设备 ,也与三星的机台有所不同,甚至并没有完全依赖采用与三星同一家的蒸镀设备来进行试产与量产。

            也就是说  ,在OLED量产的Know-How技术诀窍部分,中国的面板厂商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可以自主的生产出符合业界技术要求的产品 ,这对中国的OLED产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实际上,这也是中国产业界在大部分国家市场都收缩投入资金的时候,仍然继续投入资金的信心所在。

            在目前智能手机市场上 ,配备OLED显示屏的手机显示屏尺寸主要集中在5.7~7英寸之间。由于显示屏的显示面积往上走 ,实际上降低了显示屏的PPI分辨率,生产难度反而有所降低 ,对提升业界的良率爬升速度十分有益 。

            另外 ,手机显示屏尺寸的增加  ,结合现在配备OLED显示屏的手机几乎全部采用了一体屏显示技术 ,因此接下来的智能手机显示屏需求,也对消化OLED面板产能十分有益 。

            不过 ,手机显示屏现在的定制化程度重新开始越来越高 ,再把行业需求与行业产能挂钩已经没有多大意义,甚至把行业需求与行业利润挂钩都意义不太大了  。事实上 ,这种现象已经对手机面板行业产生了比非常大的影响 ,也就是手机显示屏的使用成本里 ,直接生产成本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而服务成本的优势再次回归 ,整个行业仿佛又回到了日本面板厂商统领高等手机显示屏的时代 。

            但是,随着中国面板企业的技术积累越来越多,并且大部分国家的市场需求中心也集中到了中国境内 ,很多与市场应用场景相关的技术创新也主要开始由中国的面板厂商来完成 ,导致了中国面板厂商的服务成本优势更加明显,反应到市场价格上 ,就是中国面板厂商的手机显示屏使用成本 ,远远低于中国境外的面板厂商 。

            如果说前几年日本的手机面板厂商在与中国的手机面板厂商竞争时 ,常常因成本压力处于下风的话,那么,从去年开始 ,韩国三星和LGD的OLED面板厂商 ,也开始面临来自中国面板厂商的竞争压力。

            并且随着中国在OLED手机面板领域的投入资金开始赶超三星和LGD ,未来即便是启动产能规模竞争,三星和LGD都不一定能够占到优势。并且手机OLED面板相比LCD面板而言,生产成本之间的目前差异仍是十分明显,三星和LGD更不用再去重蹈LCD面板一样的覆辙 。

            因此进入2018年后,三星和LGD都同时暂停了OLED手机面板的新增投入资金计划 ,基本上以保持现在产能规模为主,其中主要的原因,也就是不想在中低端市场上与中国的面板厂商形成以价格为基础的产能竞争局面。

            随着中国境内多条OLED面板产线进入量产状态 ,根据目前各产线的产能爬升情况,李星测算2018年的国产OLED手机显示屏年出货量将是去年的四倍左右,接近4000万片的规模。其中出货量很大的是维信诺 ,年出货规模接近2000万片,深天马将名列第二位 ,年出货规模接近1000万片 ,京东方将名列第三位,年出货规模接近700万片。

            另外,今年中国面板厂商的柔性OLED手机显示屏出货量也将接近900万片的规模 ,预计而到2019年,中国面板厂商的柔性OLED手机显示屏出货量会今年的基础上翻倍,达到2000万片左右 。

          更多内容请点击【知识】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