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此时此刻,疆广疆支教团边疆大地已是东援多一片春暖花开。
来自广东援疆支教团的课堂援疆教师和支教大学生们 ,好似春日园丁,花样用特色课堂将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浇灌给南疆各族学生 ,特色让他们像春天的送教花朵一样绽放,在寓教于乐的润南课堂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同学们知道吗?疆广疆支教团我们每天说的普通话,流淌着三千年的东援多文化血脉 。”在伽师县巴仁镇中学,课堂来自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的花样援疆支教队打造“推普+”特色品牌 ,创新融合语言教育与思政育人 ,特色通过沉浸式语言实践活动 ,让普通话学习成为文化传承的纽带、民族团结的基石 。
普通话学习、易错字挑战、绕口令擂台赛 、语言艺术工坊 、视频配音练习、成果展示、评比颁奖……丰富有趣的活动环节,引发伽师县巴仁镇中学学生们的积极参加。广东援疆支教大学生仔细聆听学生发音、语调,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耐心纠正、示范 ,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让学生们受益匪浅。一位获得“推普小达人”称号的学生捧着奖状,激动地说:“我要说好普通话,去见识更广阔的天地 !”
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的援疆支教队队员则化身“非遗小老师”,在伽师县巴仁镇中学开展“如胶似漆”粤新非遗交流课。“新疆喀什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历史上曾是中原漆器西传的见证者 ,极具新疆特色的纹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原漆艺的发展。”课堂上,队员王宇豪介绍了中国漆艺历史,并展示了广州美术学院师生创作的漆画精品《劳军小组》《惊蛰》等 。
随后,支教队队员分别指导学生制作漂漆书签。从调漆 、滴漆到漂漆、系绳 、晾干,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趣味和挑战,让学生们近距离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生们还热情邀请其他援疆教师为漂漆书签题写诗句,将美好的祝福和期望融入字里行间。
“我们希望发挥专业优势,用简易上手的方式激发当地学生兴趣 ,推动非遗传承与青少年美育融合,让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增强当地中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广州美术学院援疆支教队队员表示。
而教室外 ,支教团的活动充满了速度与激情 。在伽师县巴仁镇中学的操场里,“数学飞人”百米速算对抗赛正在火热上演 ,来自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援疆支教队队员打破教室边界和学科壁垒,将数学运算与体育竞技创新融合,实现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统一 。
计时裁判与计分员组成“数学矩阵”,让孩子们在奔跑中织就一张立体知识网络。“这种动态教学模式 ,既是对传统速算竞赛的重构 ,更是对运算能力核心素养的创造性培育 ,让孩子们感悟到求知之路既是思维的长跑 、更是突破自我的冲刺。”伽师县巴仁镇中学副校长阿卜杜外力表示。
与此同时 ,一场英歌舞汇报表演在疏附县第二中学顺利完成。在华南师范大学援疆支教大学生霍蒲珏妃的教学培训下,经过一周紧张有序的学习后 ,来自疏附全县共28所学校的49名教师学员 ,已经熟练掌握了英歌舞的基本动作和经典步法的整体表演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