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广东人“吃进”非遗名录,古井烧鹅香飘700年 | 非遗农韵 ,古井时长共2分50秒)
江门新会,烧鹅一座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香飘南粤文化名城,千年文脉,吃进人文荟萃。被广随着深中通道开通 ,东人新会作为交通枢纽,非遗以其独特的名录人文韵味和非遗美食文化 ,吸引着五湖四海的古井来客。人们从非遗美食中 ,烧鹅领略当地文化底蕴 ,也从中洞悉这片土地的农业底色 。
古井镇聚集专营古井烧鹅商户20家,带动就业人员800余人。
据统计,目前新会区拥有非遗美食29项 ,其中,古井烧鹅凭借其悠久的历史 ,繁复的手艺和独到的风味入选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每逢周末 ,古井镇就会迎来不少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老饕前来“打卡” 。镇上林立的烧鹅饭店各凭本领竞逐食客的青睐 ,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以风味一决高下的“烧鹅江湖”。
“让烧鹅带有荔枝清香”
走进新会古井镇霞路村 ,这里有一座自清朝就形成的圩市——天成圩 ,街道两旁鹅黄色的墙面上,画满了与鹅相关的历史典故 。一座座做烧鹅、卖烧鹅的铜像,定格了过往天成圩的盛况。
据当地村民讲述,霞路村建村历史长达640多年 ,是宋元崖门大战后 ,隐居于此的赵宋皇族村落,村内9成以上村民为赵姓 。而这里的“古井烧鹅制作技艺”相传就缘起于南宋宫廷御厨的烧鸭技艺 。为何北方的烧鸭来到新会会演变成烧鹅 ,这背后蕴藏着人们因地制宜的智慧。
640多年历史的古井镇霞路村 ,古井烧鹅驰名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