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光伏国内光伏产品价格结束了近9个月的电站连续下跌之后出现反弹,其中单晶硅片和单晶电池片产品涨幅非常大,补贴标准较上游的亟待多晶硅料价格也小幅反弹。随着去年底以来一系列利好政策的落地出台 ,整个市场呈现反弹之势
。产业
然而
,回暖由于此次光伏寒冬持续久
、尚需时日影响大,行业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资讯整个行业实现复苏仍需时间
。光伏“过剩的电站产能需要时间消化,行业内的补贴标准整合也还未真实开始。”晶龙集团新闻中心主任段同刚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亟待年中欧盟“双反”调查结果也将对我国光伏企业的落地未来前景产生影响。
年末市场走向或将明朗
“近期国内利好政策相继出台,海外市场也出现了新一轮的装机热潮
,从而使国内外下游终端市场需求回暖 ,加之制造业去产能化进程加速,光伏产业走向肯定会持续向好 。但我不认为目前光伏行业已具备了回暖的条件
。寒冬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浙江杭州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秘书长赵永红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较早在三季度能出现回暖迹象就已不错 。”而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相关人士王世江也对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说回暖还为时过早
。从整个产业来看,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并没有发生。产能这么大,能消耗多少还是个问题。可能到年底市场形势才能明朗 。”尽管利好政策效果明显 ,但段同刚认为 ,由于国内光伏制造业产能过剩矛盾十分突出,消化库存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也意味着至少近几个月内,国内光伏市场需求对企业产品销售的拉动效应有限。”段同刚指出
,一些濒临“被洗牌”边缘的小企业可能借助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救市政策做“垂死挣扎”。这可能会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据了解,2008年,我国光伏企业不足100家,而到目前已有500余家。产能过剩导致多晶硅等一系列光伏产品价格狂跌,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有业内人士预计,未来的几个月光伏行业有望迎来实质性的产能收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