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起
,英歌动
有人说“在现场看英歌
就想跟他们一起大吼狂舞”
是啊,大家一年到头班味缠身
走进潮汕,热血就像破开理智和克制的潮汕结界
只剩喜气洋洋的年俗和狂欢
让你能放肆大叫,无畏地舞蹈
身心都随着演员们变得轻盈起来 !年味
一座城 因“歌”而火
“又炫又燃”“广东传统文化氛围真浓厚”“下次春节想去潮汕地区了 ,不为别的魂舞,只想看英歌舞”据了解,2024年全年英歌舞总话题量超过了200亿次,成为全年“霸屏”的“顶流”。
视频里脸涂油彩的英歌表演者动作整齐划一 ,激情澎湃的步伐演绎着传统英雄故事 。不少网友表示 ,虽然此前并未了解英歌,但依然能被视频中英歌舞表演所呈现的力量震撼 。
英歌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军队出征前的祭祀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潮汕地区,英歌舞不仅是一项传统技艺,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代表着潮汕人民的勇敢和坚韧。
英歌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 ,著名舞蹈家贾作光曾盛赞英歌“舞出了中华民族之魂”,让英歌舞也有了“中华战舞”之名。
在潮汕,不同城市,英歌舞也稍有不同。且分为多个流派,比如快板、中板、慢板 。但这些年 ,因英歌舞而火了一座城,其中突出的主要代表,就有揭阳普宁,也就有了“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普宁英歌”的说法 。
中华战舞 世代相承
都说潮汕是中国年味天花板 ,临近春节,走进普宁有名的英歌之乡——泥沟村 ,英歌队已开启了高强度的排练模式。
激越的槌声 ,奏响澎湃的乐章;生猛的舞姿,舞动时代的风采......演员们说 ,英歌像是生活给的惊喜,潮汕人赋予它很多含义,扬正抑邪、吉祥平安 。英歌于他们是一种信仰 、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
泥沟村英歌舞彩排 。
普宁英歌有快板、中板、慢板三种表演风格 ,泥沟英歌属于中板风格的佼佼者。普宁英歌还有单槌和双槌的表演形式,泥沟英歌属于后者 。相传泥沟英歌起源于清朝初年 ,因统治者害怕人民造反 ,强令取消民间拳馆,没收拳槌,于是民间将练武的长棍锯成短槌,以《水浒》梁山泊好汉攻打大名府的故事为题材。既能练武强身 ,也可自卫反击。经一代一代传承加工,形成了泥沟英歌以至普宁英歌的独特风格 。
泥沟英歌队于2020年11月24日参加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广场舞)初评活动 。以其独特的表演艺术和表演风格 ,受到了有关专家 、领导和观众的赞赏 。同年12月3日入围终评。2022年9月1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举行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大会揭晓,泥沟英歌队荣获“优秀民间艺术表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