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农村报一则《荔枝煲鸡》的火南佳视频火了 :24小时点击突破1000万次。视频中 ,中医枝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林锦春科普“荔枝煲鸡”什么情况下要去核,美食让这碗兼具口感与养生价值的家荔仅岭双重属性的靓汤在全网迅速走红,掀起岭南一股养生热潮。果还
面对这一现象级传播,上品南方农村报第一时间联动林锦春副主任中医师 、邵丹丹主任中医师两位“中医美食家”,煲鸡6月27日晚做客南方农村报直播间 ,为何温补以直播形式深入解析这道岭南汤品背后的中医理论与养生逻辑。直播期间在线人数突破 13 万,评论区互动量持续走高 ,美食网友围绕“荔枝食用禁忌”“药膳搭配原则”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为今夏流行的荔枝饮食话题再添一把“火” 。
南方农村报记者与“中医美食家”同框直播。
现场烹饪 药食同源美味开讲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林锦春医生指出 ,每一道汤品均遵循中医“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 ,食材搭配逻辑严谨 ,“荔枝、鸡肉、红枣、桂圆 、姜均属温性 ,适合阳虚、气血不足的人群 ,但需避免同服过量,以防燥热伤阴 。”
“荔枝肉10颗 、鸡半只
、红枣三颗、姜两片、适量桂圆和枸杞……”邵丹丹医生一边操作一边讲解
,演示了“荔枝煲鸡”的烹煮过程。她特别强调 :“荔枝核具有行气散结
,疏肝止痛的功效
,如果是孕妇服用,记得要给新鲜荔枝去壳去核。”
为了满足更多人群,两位专家还带来了“荔枝煲排骨”“荔枝煲水鸭”两道汤方。
荔枝煲排骨依旧以荔枝为主角 ,但是把配伍中的桂圆换成了马蹄。林锦春医生解释,马蹄的凉性可中和荔枝、红枣的温性 ,转“温补”为“清补” ,既补气血又不助热,“荔枝 、排骨、马蹄 、红枣搭配,整体偏平和,温而不燥,补而不腻,适合大多数人群 。”
“荔枝30克,鸭500克 ,干贝25克,陈皮2克 ,一道简单营养的荔枝炖水鸭就完成了。”邵丹丹介绍 ,老鸭滋阴清虚热,干贝滋阴益肾,陈皮理气、防滋腻,与荔枝的温补调和,适合气阴两虚且脾胃功能较弱者。
“荔枝煲鸡为何突然刷屏 ?是季节性、食疗实用性,还是大众对中医饮食的关注度提升 ?”对此 ,林锦春副主任回应道:“中医讲究‘药食同源’ ,荔枝不仅是岭南佳果,还是温补上品 。这次视频的传播,让更多人意识到‘吃饭即养生’的理念 。”
干货互动 食疗知识“接地气”
“饮汤好啊!”“原来荔枝还能这样吃。”“我试了,喝完月经不痛了!”“荔枝煲鸡会上火吗 ?”等待汤品入味期间 ,两位专家还对网友们高频提问展开专业解答 。
针对“上火”争议 ,林锦春医生指出,“荔枝煲鸡属纯阳滋补方 ,过量饮用确实易致‘热邪内生’ 。若饮用后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症状,不妨换成我们煲水鸭的汤方。”
“荔枝皮可解荔枝热。”邵丹丹医生还为网友支招 ,“如果担心上火 ,也可以将荔枝洗净后连壳带肉一起烹煮 。”
有网友抛出疑问“如果只想要理气,直接用荔枝核煮水饮用可以吗 ?”
“若想理气,不妨直接选用陈皮。”邵丹丹解答道,陈皮是广东三宝之一,有行气消滞、理气健脾、祛湿化痰的多重功效 。无论是日常调理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还是辅助改善痰湿壅肺引发的咳嗽痰多,均能发挥独特作用,是药食两用的经典食材 。
直播尾声 ,荔枝煲鸡终于揭开锅盖 —— 琥珀色的汤汁清亮通透,荔枝的甜香与鸡肉的醇厚交织,香味似要溢出屏幕,令人食指大动 。
“民间常说‘老火靓汤’,但煲汤并不是越久越好 。”林锦春医生提醒,“从医学专业角度分析,煲汤时间过长易导致嘌呤物质累积 ,进而增加痛风等病症的诱发风险。尤其是高尿酸人群,在煲汤时更需严格把控炖煮时长 ,科学调整烹饪方式以保障饮食健康 。”
“中医美食家”推荐的三道食疗方
荔枝煲鸡:
荔枝肉10颗、鸡半只 、红枣三颗、姜两片、适量桂圆和枸杞
荔枝煲排骨:
荔枝肉50克 ,排骨250克,马蹄100克 ,红枣10颗。
荔枝煲水鸭 :
荔枝30克,鸭500克 ,干贝25克,陈皮2克 。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方壮玮
通讯员:黄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