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南粤大地上 ,一场由艺术点燃的振兴乡村振兴实践正在展开 。近年来 ,用人全国人大代表、才激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活乡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林蓝带领广州美术学院团队,土活以“粤美乡村”风貌设计大赛为支点,全国将高校人才力量转化为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代表不懈动力。这场覆盖全省493条村庄的林蓝力设计赛事,不仅让130余件作品落地生根 ,美育更构建起“高校+乡村”的乡村人才培育新模式,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注入美育动能。
全国人大代表林蓝建议,有组织 、全方位打造国家级青年美术拔尖人才培养平台,多方联动打造地方性青年美术拔尖人才培养平台 。 受访者供图
广东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其中大量非遗项目保存于乡村,从人民生产生活实践中汲取养分,也丰富着乡村文化的内涵。行走在广袤的广东乡村 ,时时可见传统文化的多彩与力量 。
如何更好地让地域文化融入乡村环境设计,让美丽乡村展现独特魅力?
在林蓝看来,乡村需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践型人才 。高校作为培育优秀人才的主阵地 ,承担为乡村发展培育并输送优秀人才的职责使命。林蓝介绍,广州美术学院以大赛为纽带 ,将全省21地市的乡村实景转化为教学现场,引导师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研。这种“真题真做”的培养模式 ,既解决了乡村风貌改造的实际问题 ,更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锤炼专业能力。
然而 ,在长期的实践中,林蓝也认识到,传承人断层 、创造性转化力度不足 ,依旧是影响和制约地方性文艺人才培养的核心因素 。
对此 ,林蓝希望 ,有组织、全方位打造国家级青年美术拔尖人才培养平台,国家 、地方联动,共同打造地方性青年美术拔尖人才培养平台。
在国家层面 ,林蓝认为可以中国文联为指导,中国美协为主办单位 ,长期、持续推进“中国美术家协会新时代青年美术人才培养计划”,实施诸如“绘画100”“设计100”“手工艺100”等各项目,全方位发掘、汇聚全国45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美术人才各100名 。聘请全国名师名家担任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