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夏天
(资料图片)
五指山下,海南早稻已经垂下沉甸甸的古梯稻穗,进入夏收倒计时。田块天天记者来到海南省五指山市毛阳镇牙胡村,农田看到青黄交错的两份料稻田呈阶梯状,从山脚盘绕向上。收入速
牙胡梯田自清代成形,海南最高落差有160余阶,古梯绵延2150亩 。田块天天驻毛阳镇牙胡村委会振兴工作队队员石云峰告诉记者 ,农田为了保护生态和水源,两份料梯田里不能打药 ,收入速稻米产量低。海南
近年来,古梯牙胡村不断探索如何切实保障粮食稳定安全供给,田块天天又能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以村集体为主体 ,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农旅结合 、保粮增收的路子,实现“一块农田、两份收入”。
村集体组织村民自筹约60万元 ,村委会申领250万元海南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依托古梯田开发建设景区,培训村民担任景区工作人员,开着电瓶车拉游客看梯田,村民定点摆摊售卖农产品 。
记者在牙胡村看到,村口设有保安亭、停车场 ,村委会对面是一栋黎族民居特色的游客服务中心及农产品展销中心,门前停放着8辆电瓶车 ,正在各处忙碌的村干部和村民身着黎族服饰。
牙胡村距离高速公路出口不到10分钟车程,吸引了一些自驾游游客 。来自广东韶关的胡先生一家三口慕名而来。“就想带着孩子看看古梯田 ,近距离接触水稻。”胡先生说。
在村里的农产品展销中心展台上,5斤装山兰米标价100元 ,包装还印有“线上货架”入口,游客可以扫码进入“牙胡梯田农产品店”小程序购买。
“今年‘五一’期间,每天有七八百人进村 ,景区农旅收入达22万元 。”石云峰说 。
村民王辉兰家有4亩田在梯田里,“以前两三年种一次水稻,只顾自家吃,现在一年种4亩两季稻 ,一年收益大概15000元 。”王辉兰说。记者了解到 ,村集体以10元一斤收购山兰稻谷,8元一斤收购香米稻谷,村民种水稻收益大大提升。
为了呈现更美梯田景观,村民们主动端起“旅游饭”,更加积极种水稻,稻田面积从去年的500余亩上升至今年的1000余亩 。下一步,村里还将继续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探索开辟登山和丛林游乐项目 ,以满足更多游客的需求。
在全村干事创业的氛围下,牙胡梯田焕发新颜,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回到村里帮忙搞乡村振兴 ,在景区当电瓶车司机,每月有2500元的工资 ,也不耽误干农活 。”25岁的村民王康从城市打工人变为乡村振兴“新农人”,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文章来源 :金融时报)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