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我国第一大口粮作物,也是聚焦键广技术广东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2023年,大关东省广东省粮食播种面积3344.25万亩,水稻生产粮食产量1285.19万吨 ,合理其中稻谷产量1096.89万吨。密植近年来 ,增产指导广东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出炉加强良种良法的聚焦键广技术应用推广,自2021年以来,广东早稻单产基本稳定在400公斤/亩以上。
合理密植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但如何做到合理密植才是问题的关键 。
8月6日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广东省水稻生产合理密植增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下称《意见》) 。《意见》指出 ,当前广东水稻生产广泛存在着插植密度不足现象 ,导致有效穗数偏少,成为制约水稻单产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意见》聚焦优化品种搭配、推动集中育秧、强化田间管理三大关键技术措施,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密植,提高水稻单产,从而提升整体农业生产效率 ,助力“百千万工程” 。
以下是通知全文 :
关于印发《广东省水稻生产合理密植增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农业农村局,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
为推动我省粮食大面积提单产行动,确保水稻合理密植工作落实落细,现将《广东省水稻生产合理密植增产技术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2024年8月6日
广东省水稻生产合理密植增产技术指导意见
目前,我省水稻生产广泛存在着插植密度不足现象 ,导致有效穗数偏少,成为制约水稻单产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 。生产上有“多用一斤种 ,亩增百斤稻”的说法,水稻种植密度、基本苗数可在当前的基础上增加10-15%,重点要把握以下关键技术措施 :
一、优化品种搭配 ,因地制宜选择品种
选用株高适中 、株型较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性突出的品种,早稻突出选用高产兼顾优质的品种 ,晚稻突出选用优质兼顾高产的品种;中低产田以穗粒兼顾品种为主,高产田以大穗型品种为主 。
(1)粤北稻作区:双季稻要注意寒露风危害 ,选用中熟或中早熟的优质 、高产、抗病品种为主 ,如恒丰优金丝苗 、泰丰优208、软华优1179 、美香占2号等;单季稻选用优质 、高产、迟熟的品种为主 ,如青香优19香 、Y两优3089 、19香 、南晶香占等;有条件的单季稻地区可适当发展再生稻 ,选用优质、高产 、再生能力较强(利于蓄留再生稻)的迟熟品种 ,如青香优19香、青香优132等。
(2)中北稻作区:宜选用抗病力强 、米质好、熟期适中、丰产的品种或组合,如青香优19香 、野香优莉丝、华航香银针、19香 、南晶香占、美巴香占等。
(3)中南稻作区 :宜选用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