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消费投资项目数开始回落 ,新消环比7月下降17%,费品机构开始冷静起来。渡过
随之而来的个冬,是新消流量见顶、获客成本高昂的费品声音尘嚣日上,面对野蛮生长的渡过新消费品牌们,线上的个冬土壤不再养分充足。
Winteriscoming......
越来越多的新消品牌正在“沦为”流量的打工仔。
例如曾经的费品完美日记,遍布小红书、渡过抖音、个冬B站的新消上万名博主 、UP主 ,费品被公司在招股书中列为核心竞争力:通过公域网红内容营销获取产品用户并在此后导流到微信的渡过私域流量池 ,再通过高频次的社群维护提高老客户复购率从而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 。
但这套流量玩法 ,迅速成为快消品行业的必修课。一边是迅速被复制的打法,一边是KOL和流量价格水涨船高 。流量费用高企,主播和平台赚钱 ,品牌赔钱换吆喝,这不止是完美日记遇到的困局。
很多新品牌还在惦记网红带动的流量 ,但结果却被网红算计得本金都没了 。
在工业化大生产以及竞争对手跟进流量获取策略和爆款产品的背景下 ,快消品行业从产品到销售,同质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残酷竞争是很难避免的。
精准、高效 、闭环……原来看起来如此美好的流量打法 ,为什么不香了?
1、失灵和分化每个时代的先行者都会享受到巨大的红利,但路走得人多了,也就没有路了 。
互联网衍生出来的营销战术层出不穷,新消费品牌们一顿操作猛如虎,然而一旦流量见顶、流量价格越来越贵 、竞争导致转化率越来越低,新消费品牌那套围绕ROI的战术打法就会失灵 。而那些“传统品牌”们,在潮起潮落之间,反而屹立不倒 。
新消费品牌,没有传统品牌的护城河——广泛且深入人心的品牌认知。新消费的流量打法,受到“精准”的反噬,影响的人群太窄 ,而且信息往往淹没在互联网内容的海洋里,触达消费者的频次低,难以形成深刻的品牌认知。
在有些品牌还被困在枯竭的流量战争里时 ,一些新消费中的先行者们则已经开始另起炉灶。
2019年5月,一首改编自《两只老虎》的广告曲伴随着“奶酪就选妙可蓝多”的广告词 ,开始在电梯广告里高频滚动播放。
伴随着重复的广告播放,奶酪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 ,由此从舶来品,变成儿童健康零食,妙可蓝多也随之成功抢占消费者认知的空白期。
通过产品力 、宣传力的双管齐下 ,妙可蓝多奶酪业务的营收,在2019年达到9.21亿元 ,同比增长102.2%;2020年 ,这一数据超20.7亿元,同比增长125.15% ,成为中国奶酪行业第一。跳出了流量打法的人群局限,在广泛的消费者认知中,妙可蓝多成功和奶酪这个品类 ,划上了等号,二年多时间市值从20亿冲上300亿 。
又例如,跃居天猫618美容仪类目销量冠军的新锐家用脱毛仪品牌Ulike ,也是品牌成功“破圈”者之一。
Ulike品牌CEO潘玉平坦言 ,互联网流量费用越来越高 ,这些引流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