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5年以来,玻璃玻璃市场开局平庸
,行业需走行业市场价格低位震荡,环保或上行困难,优化平板玻璃行业难现“昔日辉煌”,结构过剩的资讯玻璃产能与相对萎靡的下游需求状况碰撞,加之国家对平板玻璃行业的玻璃管控力度不断加强
,夹缝中的行业需走行业玻璃企业面临重大考验
。
从供给方面看,环保或玻璃企业盲目扩张导致产能过剩
,优化市场难以消化。结构作为能源
、资讯资源消耗型产业,玻璃平板玻璃生产持续性强,行业需走行业产能调控相对困难,环保或同时生产过程中会排放烟尘 、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 ,对环境有显著影响。近年来 ,得益于国家要点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建设的重要建材
,平板玻璃行业呈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在2014年中旬达到日在产产能16.198万吨的高峰,同比增长14.94%
。进入2015年度,由于市场整体产能过剩,企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
,仅前4个月累计冷修生产线达14条,复产及新点火10条
,日产能净减少2100吨
,整体产能虽有压缩 ,但仍难缓解当前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从需求方面看,房地产占玻璃消费的75%以上
,一直是玻璃消耗的主要途径。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1-4月份我国房屋新开面积3575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3%
,房屋竣工面积2121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5%。房地产市场相对萎靡,连累玻璃需求不佳
。
受日益严重的供需矛盾影响,企业走货长期一般,库存压力不断加大
,玻璃需求年后也未出现众多企业期待的“小高潮”,整体库存不断攀升。以华中地区湖北省区为例 ,选取武汉长利、湖北三峡、湖北亿钧以及湖北明弘作为样本企业,自进入2015年以来
,企业库存呈大幅攀升态势,样本加权库容比由年初的50%增至目前的80%左右
,库存问题成为舒缓华中市场玻璃价格上行的重要因素。受此影响,市场价格难以上行,部分地区平板玻璃价格出现历年“新低”
,企业资金回笼难度加大
。
目前,加强平板玻璃行业环境治理问题成为国家解决玻璃产能过剩问题的新的切入点
。去年以来,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
,各省环保厅相继约谈当地平板玻璃企业
,“德州晶华案”成为自新《环保法》实施后国内首例针对大气污染行为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