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首座自然大厦昨在崂山区落成四层高大厦水电光暖几乎做到自给自足。玻璃
投入资金近3900万元的幕墙我省靠前座由纯净天然材料建成的自然大厦昨天在崂山区科苑经四路揭开面纱。据悉,将阳整个大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成电将太阳能和风能转换为电能、行业光能、资讯热能 ,玻璃大厦水电光暖几乎做到自产自足,幕墙年节省运行资金45万元 。将阳
外墙涂营养液
记者在现场看到 ,成电高四层的行业大厦有一个10余米的倾斜玻璃幕墙,上面有60块亮晶晶的资讯玻璃板 。“这不是玻璃多余的装饰,幕墙上铺设了光电板,幕墙光电板用于收集太阳能,将阳让大厦采光更好的同时,将其转化为电能。”青岛天人环境工程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厦的玻璃采用的是一种可控遮阳系数的新产品 ,夏天 ,建筑一旦受到阳光暴晒,会自动降低透光性,“拒绝”多余的阳光进入室内;冬天可以非常大限度透过自然光和热。
据了解 ,大厦的外墙还涂有营养液,让植物可以在墙上生根发芽,“垂直绿化”大厦,将室内的自然中庭与室外的自然环境相互连通,能够达到调节气候、补充水量 、减轻排水系统负担。产生的污水经过地下生物床净化成中水 ,流到院内花园水池里,用于营造人工湿地,另外还有雨水做喷泉、楼顶绿化等。
大厅像个风景区
大厅内绿树成荫 ,不时传来小溪哗哗的流水声,犹如来到一个风景区。“室内安装多个探头 ,随时监测光度 、湿度、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 。一旦发现异常 ,中点控制系统会立即调节。
屋前的小溪是景观水池 ,利用生物循环系统 ,不会发臭,保证溪水冬暖夏凉。”工作人员向记者说道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 ,能在一定意义上做到夏天不使用空调,冬天不需要使用暖气。
大厅内还有个会喘气的“大烟囱”,大厦内的空气受太阳光加热后 ,从大厦顶部排出,新鲜空气从底部补充进来,形成一个循环 ,使大厦每小时自然通风达20次以上 。
节约运行资金45万元
楼顶种了草坪 ,还在上面安装了3个大型风车 ,风车较高发电量为每小时5000瓦